首頁 伐清

第五十七節 信件

這次對永曆的南明朝廷發起大舉進攻後,清軍稱得上是順風順水,從湖廣到貴州再到雲南,戴劍雄就沒見過明軍進行過一次像樣的抵抗。

這主要是因為南明三王內訌造成的嚴重混亂,清軍每到一處幾乎必定有人帶兵投降,就算沒人投降也有內應把明軍的部署、虛實報告得一清二楚,因此清軍總能攻擊在明軍的薄弱環節。同樣因為三王內訌,西營上下也缺乏鬥誌,秦王、晉王、蜀王三係的兵將之間還互相敵視,清軍來了不是互相拆台就是見死不救。

因此清軍對明軍的戰鬥力是相當輕視的,磨盤山一戰則是因為全是晉王係統的明軍出戰,沒有什麽內訌問題所以給清軍造成較大的損失,但清軍並沒有因此改變對明軍的輕視——畢竟磨盤山清軍也沒有戰敗。

一開始懷著對敵人的輕視,戴劍雄認為很快這場進攻就會變成一邊倒的屠殺,但他和兩路友軍都被蜂擁而來的西營兵將圍住,幾經衝突始終殺不出重圍,直到城北五萬大軍殺到分散了西營官兵的注意力,戴劍雄才得以從重圍中殺出。

直到這個時候,清軍仍然認為對麵的敵軍不過是一些麻煩而已。但越打下去,清軍就越感覺不對,對麵的西軍人人舍死忘生,哪怕是身負重傷的敵人仍狂呼悍鬥不止,哪怕手臂斷了都要撲上來咬你一口。今夜不管投降的三萬的西營來自哪個係統,他們隻知道清軍這是要把他們西營都殺光,正如吳三桂剛才擔心的一樣,現在西營將士裏滿腦子想著的都是殺降坑卒的舊例,他們現在不是為了永曆天子、孫可望、李定國或是劉文秀拚命,而是要在臨死前弄死一個對麵的清兵報仇。

如果是一般沒有月亮的夜晚,敵人的鬥誌再強也無法充分發揮出來,畢竟他們也要擔心誤傷的問題,但今天旁邊的昆明城燃著熊熊大火,把城邊都照得明亮。清軍傷亡不斷增加,官兵都意識到無法輕易取勝後士氣開始漸漸低落,而三萬多西軍則愈戰愈勇,把幾乎是他們兩倍的清軍打得不停地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