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伐清

第三十三節 固執

逃離險境後,李世勳並沒有急著去與湖廣總督還有清軍主力匯合,而是讓一個部將去見胡全才,報告戰敗的經過。離開武昌前李世勳就覺得胡總督已經精神高度緊張,現在前鋒大敗、全軍覆沒,李世勳擔心這消息會刺激得胡全才失去理智,把自己殺了祭旗,因此決定先躲在外麵避風頭——好不容易逃脫敵手,要是被自己人殺了豈不冤枉。

至於理由也很好找,李世勳讓部將報告胡總督自己正在外麵收攏潰兵,打算與鄧名再決一雌雄。李世勳打算就以收攏潰兵為借口,一直躲到胡全才消氣了為止。一個部將去報信後,李世勳就帶著另外一個人向德安府跑去,打算找個鄉紳躲進他家中,得以遠離征戰休息幾天。

根據李世勳的分析,胡總督的官位堪憂,不但導致他氣急敗壞殺人的可能性大增,也是強行統帥大軍出征鍾祥的主要原因。接下來胡總督的應對不外就是回師或繼續進攻鍾祥,若是回師,很可能胡總督就會被朝廷免職,到時候湖廣官場肯定會把戰敗的全部責任都往胡全才頭上推,那個時候李世勳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見證人,不必擔心被追究戰敗責任。

若是胡全才繼續進攻鍾祥,結果也隻可能有兩種:一種就是大勝,那樣胡全才誌得意滿,氣也消去大半,李世勳再去負荊請罪很容易得到諒解。那時李世勳就在附近拉一批壯丁,帶回去說是自己收攏的潰兵——有每月的軍餉在,還怕招募不到人前來從軍麽?

若是胡全才再次大敗的話,那肯定會有其他的將領首當其衝,胡總督就算不被朝廷問罪,李世勳也不會繼續位於失敗的將領榜首。到時候把壯丁們編組成軍,說不定湖廣總督還要依靠他保衛武昌。

正如李世勳所料,胡全才現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已經到了擇人而噬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