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當然是餿的,而且一部分是見不得人的。信王趙榛沒有辦法,隻能想辦法了。信王命令各軍家眷集中到一起,這樣生活上有保障,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防止各軍將帥臨陣倒戈。但這都是表明上看得到的好處,其實真正地目的是實施信王的計策,利用各方麵來賺取將士們的錢財。家眷與軍隊在一起後,一方麵可以幫助帥府牢牢掌控錢財,另一方麵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帥府地開支。
現在義軍很多將士都是孤身人,有的有家不能回,有的無家可歸。這些人朝不保夕,拿到了俸薪當然能享受就享受了。老營為了穩定軍心,也需要開設大量地博易館、妓館、酒肆……如果把這些人的錢賺回來一部分,對緩解帥府的財政緊缺當然有好處。
不過,現在趙榛不僅僅要利用這些賺取將士們的俸薪,還要利用工匠、民夫和屯駐的軍隊,還有那些無田可種無牲畜可牧的普通百姓加入自己的兵工廠和自己準備新建立各種工礦以及製造玻璃、紡紗、織布、水泥、印染、服飾等等一係列的廠礦,以便賺取更多的錢財。
信王的賺錢方案五花八門,讓高雲飛、馬擴和一幫將帥們有眼花繚亂之感,有些辦法更是聞所未聞,真地不知道這個信王地腦瓜子是怎麽長的,難道他睡覺地時候都在夢裏思考賺錢之術?難道又是神仙前來相助?
其實信王後麵的辦法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利用自己的先進知識傳授給技術工匠們進行研發生產,隨後開發工廠作坊,利用軍隊士卒和民們的無償勞動力賺錢,賺他們的血汗錢。無償勞動,一天兩頓稠粥和兩個烤土豆,太劃算了!
其實信王趙榛在太行山裏以及周邊礦區,和一些人們不知道但是趙榛知道的礦區,就已經開發了好多了。就是因為人少,所以一直沒有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