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46.黃芳世

“戊午、十七年(明永曆三十二年)春、二月,明招討大將軍世子鄭經以右武衛劉國軒為中提督、總督諸軍;後提督吳淑副之,率師徇海澄。

經自七郡之失,頓兵島上。時總督郎廷相、海澄公黃芳世、副都統胡兔按兵漳州,黃藍鎮海澄,分防玉州、石碼等堡。初十日,國軒督軍至海澄,破玉州、三叉河、福滸;尋取江東橋,守將王重祿、呂韜奔潰。適泉、漳援兵至,國軒分兵迎擊。是日,國軒三戰皆捷,軍聲大振。廿三夜,取石碼,獲守將劉符、楊朝宗,遂軍於祖山頭,以迫海澄。滿州將軍副〔都〕統孟安自潮來援,國軒退屯石碼,浚濠築垣拒守;遂分兵屯漳州郭外。

是役也,國軒部將蘇爵戰卻,立斬以徇,諸將皆股栗;又能身先士卒,有被傷者輒出己貲賞之:故眾心悅服,所向皆捷。”

--------------《閩海紀要》

天幕下一支在這個時空算得上較為龐大的艦隊正停泊在岸邊,密密麻麻的小舟如蜂群一樣來往與船隊與大陸之間,將數以千計的明鄭將士連同身上手邊的武甲軍械甚至戰馬、大炮等一一送上灘頭。而先期上陸的百十名官兵則在彼此長官的指揮下,開離了人頭攢動的海灘,以有序的編隊向大陸的深處逐一進發。

也是托戰事以及封界令的福,數千名鄭軍熱火朝天的登岸引發的偌大的動靜卻絲毫沒有外人的注意,隻消半天,這支數千人的部隊便消失在了丘壑起伏的內陸深處。看到運載的友軍已經登岸,明鄭方麵的船隊也收起了小舟,在逐漸西斜的太陽下悄然向北方摸去。

就在這支明鄭登陸部隊上陸的第二天,一支數目更加龐大的清軍正舉著五顏六色的旗幟從毗鄰海灘不遠處的官道南下。由於戰事緊急且戰區甚遠,指揮這支清軍的將領並沒有小心謹慎的派人搜索官道的兩側,反而急不可待的要求自己的部下盡可能的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