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三十六年十一月,因為康熙帝裁定由施琅全權負責對台進攻而倍感失落的姚啟聖派遣遣作為劉國軒昔日舊識的福州副將黃朝用抵達澎湖。
清廷來使招撫的消息傳回了東寧,無所事事的傅為霖立刻上竄下跳起來。鑒於台灣的旱情尚未結束,清軍進犯又迫在眉睫,因此政事堂實際負責政務的洪磊和柯平向鄭克臧建議雙方在福州繼續和談,以達到拖延清軍進犯的可能。
鄭克臧深知清廷閩省內部的意見並不統一,施琅已經獲得專征的權力也絕不會把功勞讓給姚啟聖,因此所謂和談隻是雙方心照不宣的一次掩耳盜鈴,所以他否決了派遣傅為霖重返福州的建議,決定把會商定在澎湖離島吉貝嶼••••••
“朝廷大軍何時來征討?”假模假樣的進行著談判的傅為霖逮住機會問著黃朝用。
黃朝用下意識的掃了一圈周圍,然後才壓低了聲音:“施琅是準備剿,但製軍大人覺得若是能撫的話,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動刀兵。”
“製軍失算了,朱欽無意就撫。”傅為霖把明鄭的底牌都捅了出來。“如今朱欽在東寧地位穩固,又作出一副忠於明室的架勢,就算下麵人有意歸順朝廷,也不敢當麵說出來。”
“有哪些人願意歸順朝廷,劉國軒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打算?”既然傅為霖說得如此肯定,那麽黃朝用就絕了招撫立功的心思,轉而打起了利用和談的機會實施挖角的主意。
“武平伯雖然對世孫有些不滿,但由於朱錦的厚遇,所以對鄭家還有幾分忠心,應該不會輕易就撫。”傅為霖說的是自己的判斷,黃朝用不知道還聽得津津有味。“不過下麵的人的心思就不一樣了,如今朱欽甚重直屬的童子軍、鑾儀衛鎮等幾部,旁軍甚有怨言,再加上東寧連年大旱,米價騰貴,軍士及眷屬隻能以番薯及番芋仔等粗劣的吃食苦度時日,軍心民心早已經不穩了,或可以從中想些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