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沿著石板路繼續往上走的時候,我仍然望著滿山的墳堆,苦苦思索那些墳堆的共同特點到底是什麽。當再次近距離走到一座有碑無文的墳堆前,我豁然開朗,終於找到了那個共同特點,就是所有的墳頭都朝向朱雀山,也就是正東方向。
我拉住在前麵喋喋解說的陳老,問:“您家知道為什麽這些墳頭都朝向朱雀山嗎?”
陳老回頭說:“這個應該很好解釋,一是根據‘屋對坳’、‘墳對堡’的說法,這裏既然是個麵向朱雀山的緩坡,埋墳又講究背靠青山,而前麵又沒其它山峰,不朝朱雀山朝哪裏?二是我們土家族曆來有崇東的習俗,東方是太陽升起來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說崇東就是崇日。人死了自然也不能例外。”
這個解釋雖然合情合理,不知怎的,並沒讓我完全信服。
“這就是土司皇陵了。”再走一段,陳老指著一座造型奇特的陵墓說。
這座陵墓應該說非常雄偉精絕,在硒都當地應該絕無僅有。雖然全是用當地上等石料建造,看起來卻更像是一所仿木結構的行宮,一鬥三升氏重簷建築,帶有雕刻的小格窗、屋簷、筒瓦及可以開合的石門,窗眼的錢紋圖案、室頂的花卉雕飾以及石雕的麒麟小獸古樸精巧。墓分前中後三部分,前呈等腰梯形的小壩,全石鋪成,兩側浮雕花牆;中為墓廳走廊,廳前壁還有八扇石門;後為靈寢,並排四間,均有棺床,亦有八扇石門,簷柱樓鬥拱,均雕刻有各種幾何圖案、花卉、鳥獸浮雕。墓室裏麵空空蕩蕩,沒有任何棺槨、陪葬品等東西。
皇陵地址,應該是土司皇城遺址東背角的高坡上,墓門同樣朝向朱雀山。
“這座皇陵也不是覃城的嗎?”我想起陳老說過覃城時期是唐崖土司四百多年土司曆史最輝煌的時代,眼前這座皇陵在滿山的墳堆中顯得別拘一格,氣勢恢宏,用料考究,憑當時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這樣一座皇陵應該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