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土家血魂碑

第十三章 一隻繡花鞋(2)

向老漢的“井”,也就是墓地,就在離夫妻杉不遠的地方。

我腦子昏昏沉沉,拉著覃瓶兒不自覺地跟著送喪的人也來到向老漢的葬身之地。

接近墓地,向幺哥和他老婆取下孝帕,並放在地上。抬喪的人接著將棺材放在孝帕上。又有人扯斷長長的“望山錢”,隻留下短短的一截,其它的放進“井”中燒了,把紙灰細細鋪平。弄完眾漢子才在鑼鼓和爆竹聲中把棺材放進“井”裏,解開“龍杠”往前麵遞給準備接的人,有人就插好“望山錢”準備定脈。而此時,其他孝子賢孫已經把孝帕纏在頭上。

定好脈,老邁的向幺哥爬上棺材,半跪其上。旁邊有人遞上一把鋤頭,向幺哥接了挖一鋤泥巴喊一聲爹,共挖了三鋤喊了三聲,把鋤頭往背後一遞,早有人接過。其他幫忙的人才挖泥填土,很快就壘了個墳堆,而那些蒼圈、靈屋、九蓮台以及向老漢生前的衣物也在這個過程中燒得幹幹淨淨。

到此為止,“三日吉葬”基本結束。至於後期的壘墳“覆山”是孝家的事,與幫忙的人基本無關。

我到此時才豁然想起,我和覃瓶兒怎麽也成了送葬的人?

神智清醒,我拉起覃瓶兒就想離開,剛一轉身,背後傳來一陣驚呼。扭頭一看,原本斜靠在坎上的“龍杠”莫名其妙地倒在向老漢剛剛壘成的墳上,而“龍杠”前端所指的位置,正是那兩棵影影綽綽的夫妻杉!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將一堆人驚得目瞪口呆,不言不語好一陣,才有人說著安慰話扶起“龍杠”,恭恭敬敬擺在一旁。

我心裏一顫,一種莫名的恐懼湧入心底,拉起覃瓶兒就走。

龍杠,是用來抬棺材的一根獨木,我很清楚它在整個喪事活動中所處地位。這龍杠並非家家都有,也並非臨時找一截木頭代替,基本上方圓五十裏才有一家有這東西,如果哪家死人了,借龍杠不能叫“借”而叫“請”,還也不能叫“還”而叫“恭送”,請時、送時要焚燒香紙,供奉“刀頭”、粑粑等供品。棺材下“井”之後,龍杠隻能從棺材較高一頭,也就是亡人腦袋所在的那一頭抽出去,抽出去之後必須斜靠在土坎或樹木之上,還要派專人看守。據說,經常抬棺材的人如果感覺龍杠和棺材非常沉重,能斷定近期還會死人,之所以變得沉重,是因為將死之人的魂魄“搭喪”。可以說,當地人對龍杠很尊崇很敬畏,也有非常多的禁忌,年紀稍大的人已然把它“神化”,稍有褻瀆便會召至更多人的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