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土家血魂碑

第四十一章 咂酒(2)

後來我才知道,這巴蔓子將軍可是土家曆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英雄人物。《華陽國誌•巴誌》記載了巴蔓子的事跡:“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有蔓子請師於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借楚之靈,克弭禍難。誠許楚王城,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楚使。楚王歎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為!’乃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葬其身,亦以上卿禮。”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崩潰,諸侯割據,群雄爭霸,弱肉強食,兼並鯨吞。巴國在諸侯國之中,地小而國弱,常受楚國欺淩。公元前676年,楚國令巴國去攻打申國,天性勁勇的巴人,在強暴麵前,不但不出師進攻申國,反而派軍攻打強暴的楚國,迫使楚與巴和好,後來,巴國發生了內亂,無力平定,於是發生了巴族史上的上述壯烈故事。

再後來,我從一個近百歲的土家老人那裏聽到一個似真似假的傳說,據說巴蔓子將軍死後,因為身首異處,巴人於是命本國一著名工匠用一種傳說中的神木,仿照巴蔓子將軍的相貌雕了一顆假人頭安在其身軀上,又由於巴蔓子將軍算是凶死之人,出於當時的特殊禁忌,凶死之人是不能享受厚重棺木的,隻能用普通的木板拚湊而成的薄棺裝殮,但巴蔓子將軍是巴國的英雄,自然不能按常人對待,又由於當時的主持梯瑪說,巴蔓子將軍是水命,所以巴人就把巴蔓子將軍的屍體用船棺形式厚葬了。

至於巴蔓子的船棺怎麽出現在地下皇城,覃瓶兒的肚中怎麽會出現那個印象模糊的汙黑東西,我一直沒有找到答案。後來,當我把這件事說給寄爺聽後,他當時的臉就變了,但一句話都沒對我說。

扯遠了,轉回來——

走到浮橋近處,我才看清那根本不是什麽浮橋,而是用柱子支起來的一座短橋,隻不過橋麵和水麵很接近,因此在遠處看來這座橋就好像浮在橋麵上,支撐橋的柱子不知是什麽材料,但那橋麵確實是采用無數截楠竹鋪就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