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沒亮,楚軍便開始伐竹結筏,五千多人一起動手,效率還是相當高的,不到中午就已經紮好了千餘隻竹筏,每隻竹筏至少可坐六人!秦姬則帶著百餘女兵在竹林中取了許多竹筍,此時已是四月中旬,山中竹筍已經長得老高了。
五千楚兵遂即順流而下,僅僅隻用了兩天時間便匯入了淮河!
中間雖然也有險灘,間或也有瀑布,好在竹筏不重,抬著繞過再行下河就是。
到了淮河自然又要棄筏步行了,因為順流而下就又回壽湖了,逆流而上的話,水流又太急,硬要上去的話就隻能把竹筏給拖上去,可楚軍畢竟是來打仗的,而不是沿江討生活的纖夫,所以,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五千楚軍遂即棄筏步行,好在淮泗大地尚未進入雨季,淮水仍舊處在枯水季節,沿著淮水兩岸**的河床,行軍倒也不算太難,隻有遇到瀑布、險灘等路段時,大軍才需要重新進山,於山中辟開灌木荊棘叢,繞道而行。
沿著淮水一路向西,行進大約兩百多裏後,終於有了人煙!
群山合抱之中,緩緩流淌的淮水邊座落著一個大村甸,足有幾百戶人家!
看到突然出現的“漢軍”,村中百姓紛紛走避,隻有年老走不動的才會留在村裏,卻一個個都用恐懼的眼神望著他們,這裏雖然已是南陽郡的地界,可南陽郡畢竟歸漢不久,這裏的老百姓還沒適應漢國的統治,對漢軍也有著本能的畏懼心理。
項莊轉身回頭,隻見桓楚、季布、蕭開、虞子期、荊遷、高初等將校已經全都聚集到了他的身邊,從這些大將的眼神裏,項莊看到了毫不掩飾的火熱之色,項莊當然知道這火熱意味著什麽,更知道他們想幹些什麽!
以前他們跟項羽時,就常常這麽幹的!
很快,越來越多的將士從山裏走出來,紛紛聚集到了項莊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