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夜醜時,河水(黃河)水麵風平浪靜。
“嘩”“嘩”“嘩”的搖槳聲中,一百五十餘艘大小船隻正向著北岸緩緩進發,當先一艘大船上,項莊挎刀肅立,身後則站著尉繚、武涉以及桓楚諸將。
二渡河水不過兩天,楚軍便又要第三次渡河水了。
這個雖然不比偉人的四渡赤水,卻也差不太多了。
大將桓楚卻被這兩天的來回奔波給折騰得雲裏霧裏,當下問道:“上將軍,末將真是被搞糊塗了,咱們兩天前好不容易才渡過河水,怎麽今天又要渡河回趙地?早知道這樣,當初直接躲在河西的老林子裏不更好?還能少跑這三百多裏地。”
項莊與尉繚相視一笑,並沒有理會桓楚,跟這莽漢說也白搭。
武涉卻耐心地解釋道:“桓楚將軍,我軍若不這樣來來回回地跑,又怎麽能把趙地的幾路漢軍調到河水東岸呢?”
“這有鳥用呀?”桓楚對武涉可不那麽客氣,當下甕聲甕氣地反駁道,“今天把漢軍調去了河水東岸,明天他們找不到咱們,難道就不會再追過西岸來?到時候,咱們不還得像個兔子似的被人家東攆西逐?”
武涉頓時氣得不行,心忖跟桓楚這莽漢真是沒法說。
“桓楚,不得對武涉先生無禮。”項莊喝斥了桓楚,又向武涉道,“先生,現在你應該知道那天為什麽非要等到周勃、梅鋗趕到之後才渡河了吧?”
武涉點了點頭,歎服道:“上將軍深謀遠慮,在下拜服。”
桓楚撓了撓頭,又按捺不住問武涉道:“武先生,為什麽那天非要等到周勃、梅鋗趕到之後才渡河?”
武涉道:“因為等到周勃、梅鋗趕到之後才渡河,就能讓他們看到,咱們用來渡河的船隻總共隻有百餘艘,所以當漢軍斥候在河水東岸找到了藏在林子外圍的百餘艘船隻後,他們就不會繼續往林子深處搜索了,這樣,藏在林子深處的船隻就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