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也就是今天的元宵節,是世俗百姓賞燈的節日,隋帝楊堅注重節儉,不喜鋪張奢華,因此隋朝初年的燈節遠不如隋末時的繁華和盛大。
但今年楊堅破了例,準許民間自發組織燈會,再加上高麗戰事平息,物價回落,惠及民生,使京城民眾格外興致高昂,也使今年上元燈會格外盛大。
早在五天前,三個主要賞燈之地便開始布置,一個是利人市,一個是都會市,再有便是朱雀大街,民間燈會,官府並不幹預,官府的任務是維持燈會秩序。
家族、商人、學校、寺院、王公、貴族這些都是燈會的主力,在京城,稍有勢力的家族都會擺下燈台,以顯示家族的存在,他們要的存在,要讓賞燈人知道他們家族的存在。
而商人要的卻是利,他們會利用燈會的機會再發一筆賞燈財,各種美奐絕倫的花燈,不過是他們招攬客人的道具。
學校、寺院的花燈,其實也是一種擴大自身宣傳,學校希望招到更多的學生,寺院則希望引來更多的香客。
其實說穿了,上元燈會也就是一個名利台,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去。
而真正享受快樂的,卻是那些無名無利的平頭小民,他們隻為觀燈。
天剛擦黑,妞妞便急不可耐地敲元慶的門,他們已經不住在楊府,而是住在距楊府百步外的一條叫蓑衣巷的小巷中,他們在宅子在巷子最裏麵,是一棟占地一畝四分的小宅。
宅子房間不多,一共隻有七間,呈‘曰’字型結構,前後兩個大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用劉二嬸的話說,前麵可以養雞,後麵可以種菜,在元慶和妞妞的眼中,卻是前麵可以練刀,後麵可以射箭。
但讓沈秋娘一眼看中的,是兩株亭亭如蓋的大樹,前麵是百年老桂,後麵則是繁盛茂密的老杏樹,兩棵老樹使這棟宅子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