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龍爭大唐

第七十三章來了個毛遂(中)

草原部落是遊牧民族,其文化觀念乃是生活習俗與中原的農耕文明素來大相徑庭,自古以來就衝突不斷,從無停止之時——每當中原強勢之際,必出兵征討草原部族,而每當中原勢衰之際,草原部落就入侵中原,對於中原政權而言,邊患始終是件頭疼之事,便是強如大漢、大唐也免不了也應對草原民族的擾邊,就算當初漢武帝徹底擊潰了匈奴帝國也無濟於事,後頭還不是一樣有五胡亂中華之事發生,就李貞所知,一直到了後世的明、清時期也沒能徹底解決此事。

遊牧文明說到底是種破壞文明,是一種掠奪文明,遊牧文明從來都不擅於建設,隻擅長破壞,對於遊牧文明來說,掠奪是他們生存的根本所在,這固然是草原遊牧生活艱辛所致,然而,缺乏基本的道德觀念則更是遊牧民族掠奪成性的根由所在,可也正是這等從骨子裏往外冒的掠奪性,才使得遊牧民族的戰鬥力極為強悍,後世蒙元橫掃歐亞大陸便是這等狼性發展到極致後的具體表現。

中原農耕文明在對付草原遊牧文明時始終沒有找到什麽太好的辦法,除了打之外便是拉,至於打,那就不用多說了,強秦、強漢、強唐都是以打為主,以拉為輔——實力不足時便是和親,實力夠時便是橫掃草原,即便是後世由遊牧民族轉型而來的大清在對待同樣是遊牧民族的蒙古諸部時也始終沒找到太好的法子,除了大肆封王,將蒙古諸部分成無數個小部落,而後加上和親之外其實也沒什麽太好的招式,這一係列種種的史實,身為穿越者的李貞自然是心中有數的,隻不過該如何應對狼性十足的草原民族,李貞雖有了些想法,卻也不是太確定。

和親?李貞最不喜歡的就是和親,別說和親自古以來就沒成功過,隻不過是權宜之策罷了,就算是真兒個地有成效,李貞也絕不會喜歡,無他,將和平的希望寄托在女人柔弱的雙肩上本就是種恥辱,別人如何李貞管不著,可若是李貞是皇帝的話,他是絕對不會拿自家的女兒去幹這等狗屁勾當的,再說,那也不頂用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