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郭進小孩子的身份,部落裏的將軍對郭進少了幾分戒備,畢竟他沒有掌握軍權,僅僅鐵穀的那點人馬,還不放在將軍們心上,而且哲別也還沒嶄露頭角不是?在郭進的刻意討好下,他也很快的就博得了眾人的一致好感。再加上隨著鐵木真對郭進的喜愛,有時也會讓他客串一下傳令的大內卿差什麽的,畢竟能聽鐵木真下令一遍,就將內容透徹理解,並清楚明了表達的人隻有他一個。將軍們更是對他另眼相看,畢竟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暈)郭進雖然不能成什麽事,但他歪嘴的力量可也不輕不是?
按一般的狀況,跟隨在鐵木真身旁的伴當、親衛,若有一天能得大汗的賞識,外放出去怎麽說也是個不小的將軍。除去郭進的年齡不說,在別人心目中,郭進的地位慢慢地也會引起有心人的關注,近來他在辦差時也常能得到一些辛苦錢或小物品賞賜什麽的就是明證。
哲別師父自從上次同博而術的比試之後,雖然現在不過是個小小的十夫長,但他的武勇早已搏得部落兵將們的敬意。又有英雄相惜的原因,和博而術結交意氣相投後拜了把子,在博而術的引薦下,哲別師父很快就結交了一批軍中豪爽的將軍。連帶郭進這做徒弟的也順竿快捷地打入了這個圈子。現在的蒙古還沒有統一草原、打敗金國後的驕橫,對於同樣飽受金國欺淩的漢人仍帶有一絲共憫之心,所以郭進鐵穀一行漢人的介入並沒有遭到蒙古人的排斥,反倒是有順水推舟,更容易被接受之嫌。當然,這也與鐵穀脫不開關係,這些將軍們或多或少的與鐵穀有些利益往來,再加上鐵穀也是草原上的一方小勢力,更容易得到草原漢子們的認同。
由於遼、夏、金對漠北草原一向的軍事壓製,三十年前蒙古族才學會了粗淺的鐵製品打造工藝。從的口中得知老頭子師父鐵匠大師的本事,還帶了不少的徒弟,(當然得留一手)又見識過拿出來的幾件鐵器樣品,老頭子師父歐冶子很快就成了鐵木真眼中的國寶級人物,老頭子也授命為蒙古部軍械總監(這官名自然是郭進提供的)。軍械監總部還是在鐵穀。本來鐵木真是要派兵過去駐守的,不過在郭進的一番勸解下就放棄了。想想也是,蒙古部還沒有強大到無視金國的地步,那樣做非引來金國的注意不可。於是乎,鐵穀以後打造出來的兵器全都被蒙古部收購。不過出於自己心中的一些考慮,郭進囑托老頭子師父留了一手,煉鋼就不要炫出來了,煉出來的鐵質保持和金國差不多的水準就可以了。老頭子也不是傻瓜,當然明白徒弟的意思,順水推舟之下連煉鋼爐都給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