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漠烽煙

第九十二章 離前準備(上)

小孩子童趣有了新的遊樂花樣,滑冰、炮竹、花燈、風箏、雪橇、彈珠、飛鳥棋(飛行棋改的)。右丞相聽起來位高權重,應該每日都有處理不完的政事。

可是實際上郭進隻是在正式建國一個月內,要處理的新事情多一些,才忙了一點,之後便常常沒什麽事可幹了。

究其原因,一是人少:蒙古汗國的民眾才一百多萬,在後世隻與沿海地區的一個小城人口相當;二是實行的是粗放式的管理,古代人不像後世之人那樣,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或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起衝突,政府部門也不會為了彰顯權力,無事找事;三是下放權力,受後世“一個企業老董需要處理的事情越少,說明這個企業管理越完善、競爭能力越強”的觀念影響,除了的重大決策,需要討論審核外,郭進都盡量將事務交接給手下處理。

所謂“為人要疑,疑人也要用”,郭進除了用後世的教育理念,自己大力的培養人才,在古代還真是有“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架勢。當然,最重要的人事,財政,軍權都牢牢的掌握在嫡係的手裏。

有時披著神聖外裳的,宗教的政治嗅覺,要遠比蒼蠅還要來得靈敏幾分,在夏秋之際,鐵木真部落,先後迎來了幾批特殊的客人,最先到達蒙古部的,是來自西藏布達拉宮的藏傳佛教薩思迦派高僧功嘉監藏(史實),其人學問淵博,尤精語言,通蒙、漢、梵、藏文,翻譯過不少天竺佛經,流傳於吐番、大理、南宋、西夏、金國佛家之中。

隨行的還有他的師弟金輪。兩人都是智慧絕頂之人,與鐵木真幾番對答之後,便大受鐵木真的稱讚,還答應了他們在蒙古汗國內傳教。

在兩人停留蒙古期間,作為右丞相的郭進,自是與之頗有交往,對郭進創造出來的標音簡化字,身為語言大師的功嘉監藏甚為佩服,兩人交流了不少的經驗之談,後來郭進還借故討教了一番古天竺文字,郭進還故意將《九陰真經》漢譯梵文斷成了一句一句,嚐試著按照不同的排列規律,讓功嘉監藏幫著翻譯成漢文,之後他再剪輯還原出“療傷複功”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