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在斯萬家那邊 第三卷 地名:那個姓氏
在我無眠之夜最常回憶的那些臥室當中,跟貢布雷的臥室差別最大的要數巴爾貝克海濱大旅社那間了,這間屋的牆塗了瓷漆,就跟碧波粼粼的遊泳池光滑的內壁一樣,容有純淨、天藍色、帶鹽味的空氣,而貢布雷那幾間臥室則洋溢著帶有微塵、花粉、食品和虔誠味道的氣氛。負責裝飾旅社的那位巴伐利亞家具商讓各間房間的裝飾都有所不同,我住的那間沿著三麵牆都有玻璃門矮書櫃,按照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產生出設計者未曾料及的效果,反映出大海變幻無常的景色的一角,這就象是在牆上糊上一層海青色的壁紙,隻不過被書櫃桃心木的門框分割成一片一片罷了。這樣,整個房間就象是當今“現代款式”住宅展覽會上展出的新型臥室,裝飾著據說是能使居住者賞心悅目的藝術品,上麵表現的題材則以住處所在地點的性質而異。
而跟這真正的巴爾貝克最迥然不同的莫過於我在暴風雨的日子裏常常向往的那個巴爾貝克了。在這樣的日子裏,風刮得那麽大,弗朗索瓦絲領我上香榭麗舍時總囑咐我別貼了牆根走,免得讓刮落下來的瓦塊砸著,還不勝感慨地談到報上所說的那些陸地遭災和海上翻船的消息。我倒極其希望能看到海上的風暴,倒不是因為這景象美,而是因為這是揭示大自然真實生命的時刻;或者可以這樣說,我心目中美的景象是我確知並非為了取悅於我而人為地安排的景象,而是必然的、不可改變的景象——例如景色之美,或者偉大的藝術作品之美。我所感到好奇的,我所熱切要認識的,都是我相信比我自己還要真實的東西,都是具有這樣一種優點的東西,能向我顯示某個偉大的天才的一點思想,顯示自然不假人手而自行展現出來的力量或美惠。正如留聲機唱片中孤立地播放出來的先妣美妙的嗓音並不足以減輕我們失去母親的痛苦一樣,用機械模仿出來的暴風雨也跟萬國博覽會上光彩奪目的噴泉一樣引不起我絲毫興趣。為使暴風雨絕對真實,我也要求這海岸是一條天然的海岸,不是哪個市政府臨時挖出來的一條土溝。大自然在我心中激起的種種情懷,使我覺得它跟人用機械創造的東西截然不同。大自然帶上的人工印記越少,它給我心的奔放留下越多的餘地。我可早就記住了巴爾貝克這個名字,勒格朗丹說這個海灘緊挨著“那以沉船頻繁而知名的喪葬海岸,一年當中倒有六個月籠罩著一層薄霧,翻騰著滾滾白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