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

第25節:潘家園(1)

潘家園

《鬼吹燈》裏,胡八一和王胖子走上摸金之路,皆因在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遇到大金牙,後來胡八一和胖子也在潘家園落了腳,做起了生意,可以說潘家園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一個重要紐帶。這件事應該發生在八十年代初期,而那個時候是沒有這個市場的,這個情節被根據故事發展的需要演義化了。

真實的&qu;潘家園舊貨市場&qu;位於北京三環路的東南角,其雛形起源於1992年上半年。當時一些當地下崗職工,在現址西南馬路邊的坡上擺攤,把家裏的舊家具、舊電器等舊貨拿來賣。幾個攤,幾十個攤,市場就慢慢形成了,並正式定名為潘家園舊貨市場。定名&qu;舊貨市場&qu;明顯是經過考慮的,&qu;古玩&qu;、&qu;文物&qu;太惹眼,&qu;工藝品&qu;又不說明問題,&qu;舊貨&qu;的含義就寬泛多了,各種古玩行的雜項都可以囊括其中,而且現在已經不再局限於此,就連&qu;文革&qu;時期的一些時代產物,以及各種民族工藝品也都有人經營。現如今您就看吧,像什麽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陶瓷、中外錢幣、竹木牙雕、佛教信物、&qu;文革&qu;遺物、毛主席像章、革命樣板戲的海報、各種連環畫小人書、明清或現代名人的真假字畫,曆代的陶器、各種真偽的古玉、造假的青銅器,古舊鍾表老首飾,五花八門的各種舊貨,足能把人看得眼花繚亂。

如今老外們來北京,除了登長城、吃烤鴨之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逛一逛潘家園舊貨市場,各國來京的洋人喜歡來淘寶,也是這裏的特色之一。

大金牙什麽玩意兒都倒騰,做的是&qu;雜項&qu;,並不局限於金石玉器,他稱自己的生意為&qu;古玩行&qu;,這個行當裏,行話術語是最基本的溝通手段,從介紹、點評、討價還價、買賣成交,都有著自成一體的用語套口。如果連這些都不明白,就別指望能在潘家園混出名堂來,除了這些行話切口,還有許多規矩講究。例如,一件買賣雙方要交易一件明器,得先讓人看看貨啊,於是賣方就要把明器拿出來。但是您別著急,明器不能過手,不能直接遞到想看貨的人手中,必須先由賣方自己將明器擺在桌子上,這時候想看貨的買家才能伸手從桌上拿起來觀看。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東西掉到地上損壞了,可以分清楚是誰的責任,尤其是瓷器、玉器,千萬不能直接過手。倒賣古董的港商明叔和大金牙都是古玩行的人,所以都知道這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