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這十幾天來的經曆,淩牧雲也不由得暗道一聲僥幸,若非此時正值佛教衰頹,戰禍連結,少林寺維持艱難,加之少林寺這些年來閉門自保,處在與江湖脫節最為嚴重的時期,對於自家武學典籍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其他時代,淩牧雲此番上少林恐怕就隻能白跑一趟了。
在進了少林寺之後,淩牧雲才知道想要進少林寺的藏經閣是何等的艱難。十幾天前他在知客僧人的引領下見到少林寺方丈,並提出想要進藏經閣謄抄佛經後,少林寺方丈幾乎是想也不想就搖頭拒絕了,盡管他苦苦哀求,可那方丈卻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
後來還是寺中其他的僧人為了留住淩牧雲這個大金主,幫忙向方丈說項,方丈才稍退半步,允許淩牧雲進入藏經閣中挑選佛經謄抄,但必須有所限製。
第一,淩牧雲的謄錄行為必須在藏經閣中進行,絕不允許他將典籍帶出藏經閣;第二,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專門儲藏佛經的藏經閣第一層,決不允許踏足藏有武學典籍的二三樓半步;第三,他的一切行為都要處在藏經閣監管僧人的監督之下,決不允許在謄錄經書其間脫離監管僧人的視線。
淩牧雲在答應了這一係列的條件之後,才得到少林寺方丈的允許,進入到了藏經閣之中。通過後來向藏經閣中的監管僧人打聽,淩牧雲才知道他進藏經閣為何會如此艱難。
這事情說起來還要溯源到天龍八部所記載的北宋年間,當時的少林寺因為對藏經閣的監管和看守不嚴,發生了一係列極為嚴重的武學秘籍外泄事件,先後被天竺僧人波羅星,契丹人蕭遠山和鮮卑皇室後裔慕容博三人從藏經閣中偷學得少林寺武學秘籍,尤其是慕容博還將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一一抄錄副本,並傳給了當時的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後來又因此發成一係列的糾紛和衝突,更導致了當時的少林寺方丈身敗名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