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婚啞嫁的世界裏,良人真心難求。
“佳人後花園會才子”,那屬於偷情,為私定終生;而“拋繡球”已經算是一項非常超前的相親行動了,但這繡球丟下去,其實也就是和拋骰子差不多,並無絕對準確的把握。
那一天,在忙碌的街道之上,魯惜約恰好路過,看見陳劍臣醉坐街邊,形容落拓,又有幾分灑脫,當時便有了幾分愛惜之心,這才叫香兒送陳年葛根過去。隻是當時陳劍臣懷有本能的戒心,並沒有接受這一份好意。
而現在,兩者再度在蘇州相逢,而且可以說是救助之遇,魯惜約便再沒有絲毫的猶豫,,願意將自己托付給對方——皆因她閱人多矣,直覺上覺得陳劍臣一定會是一個值得依靠的良人。香兒已經把整個過程都說給她聽了,陳劍臣的表現,無可挑剔。
香兒病急亂投醫,或者也是基於無可選擇的信任,請求陳劍臣幫忙救助,屬於賭博式的作為,但最後事實證明,她賭對了;現在,輪到魯惜約來賭,她就直接把終生的籌碼放了上去作為賭注。
她覺得這是上天賜給她的一次機會,一旦錯過,再無法挽回!
魯惜約的姓子,看似柔弱,實則非常堅強,否則,也不敢做那持刀行刺、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隻是從陳劍臣的立場上看,他思慮的東西更多,更複雜,忽問道:“魯姑娘,父母之仇,你從此不願報了?”
問完,眼光明澈澈地看著她。
被他注視,魯惜約銀牙咬著紅唇,最後還是坦誠地一字字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豈能不報?”
——這一次行刺李逸風的行為,無疑非常的衝動;事後她隱隱覺得有些害怕,卻也是人之常情,常年縈懷心坎的仇恨一下子就消散了許多。倒不是說她忘卻了,而是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複仇的艱辛,便深深埋在了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