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春節就沒有寒假,這並不是一句中國的俗話,但是實際的情況也和這個差不多!
高中生活的寒假,因為春節的存在而存在,是個相當尷尬的假日,隻有一個月左右,而且這短短的“一個月”也會隨著年級的遞增而變成遞減的數列——高一的時候是一個月,高二的時候就隻有三個星期,而高三,恐怕連半個月的假日都無法獲得!
總希望自己的假日多一點,這不僅僅是高中生,而是所有學生的願望,所以,寒假是很值得期盼的,而且從期末考試之前就已經在渴望了。
但是,還有一點,這一點也是寒假中同學們最深惡痛絕的一點——那就是作業!
老師們為了讓同學們在寒假期間依然記得自己的存在,而留下了N多N多的作業,想要將學生們的時間完全的占據,其險惡的用心,昭然若揭。
所以,也就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假期作業根本不是用來“做”的,而是用來“抄”的!
多年以來,同學們信奉著這句話,把它當成真理,就好像它是從《聖經》上麵摘錄下來的一樣。
於是,大家也是按照這樣的真理在行動——
“喂,寒假作業做完了借我抄抄!”
又或者是——
“喲,這樣吧,你做語文,我做數學,等做完了互相對調!”
當然,這都是在寒假前就已經說好的。
這裏麵又凸現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寒假作業的版本問題!
如果人人都想去抄別人的作業,那恐怕就沒人做了,這與成績好壞、寒假作業會不會沒有任何關係,隻是單純的想去抄,想去偷懶而已;但是,就算再強悍的盜版商也無法盜取沒有發表的作品,寒假作業要是沒有人願意做,那大家抄個屁呀?
所以,同學們就會想出另一個點子,就是你做一點點,我做一點點,到時候大家互相對調,也可以馬馬虎虎的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