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定國

第四十五章,對,就是太極拳

秋老虎正逞著威風,午後的太陽,依然灼熱,這熱完全不同於後世的熱,不悶,不燥,也少了許多喧囂。

整個小院裏安安靜靜地,除了秋蟬還是竭力地嘶叫,便聽不到任何雜聲了。他很喜歡這種午後的閑瑕,往樹蔭下擺一躺椅,更沏一壺好茶,或與二三好友閑扯,或獨自一人假寐,又或教玉兒輕唱幾曲,這都是極好的安排。。

前世裏,有位陶姓的詩人,躲到了山腳下,寫下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詩句。

陶公是隱居了的,但也隻是遠離了城市,移居到了村野而已。雖沒有了朝堂的政爭,諸事的限製,但家長裏短,鄉間事非,他還是逃不過去的。

人,之所以稱之為人,就是因為人有社會性。陶公決然沒有一個人住進深山高林,做野人的打算,因此,他也隻能住在人境,隻求心靈上的隱居。。

比起陶公,他其實也算不上隱居。。他雖然能保持心境的淡然,但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淡然,能保持多久。。

他沒有陶公那樣屢受打擊,心死如灰的經曆,也沒有消極避事,萬事不問的決然;事實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內心的深處,還有一點星火在存續,指不定哪天,就會燎起原來。否則,他也不會卻弄什麽漁具,弄什麽炸魚塊,也不用對武學一道,抱有這麽大的興趣。。。

無欲,才是隱居;心中有了欲望,要求隻會越來越多,事情也就會越來越多,如果不是對這個世界徹底死了心,那身為這世界的人,又哪裏逃得開,這世間的事情?

極力保持的淡然,還能保持多久?

真要是避世,決意永不涉世,幹脆去做了和尚,與世隔絕,還差不多。。不至於,心裏還時不時地冒出一些古怪的想法,要去實施。。。這決然不是隱居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