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妖族密謀圖滅人族,在鯤鵬毒計的指引下眾妖預謀發動黃河大水。而帝堯此時年事已高,身體大不如前,已經無法妥善處理人族諸多事物。於是,帝堯召集群臣,問道:“吾在位七十年之久,如今已是曰暮西山,自當順應天命,尋一大賢接替吾之帝位,爾等有何人選?盡管說來。”
群臣聽了,相互之間議論紛紛。過了片刻,放齊小心翼翼的說:“共主之子丹朱通達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帝堯不屑的說道:“哼!丹朱麽,其人愚頑、凶惡,用之不妥。”
眾人聽了,盡皆沉默,丹朱可是帝堯最心愛的兒子,如今帝堯排除在外,眾人一下子失去了推薦對象。稍稍沉默片刻,眾人再次開始討論人選,最終,眾人終是達成共識,眾口一詞道:“聖皇軒轅陛下有一孫名鯀,此人見識廣博,本領不凡,為人處世世人無不稱道,足以擔此重任。”
帝堯一聽,低頭思考一會兒,剛要答應,心中突然一動。隻見帝堯眼珠一轉,接著撫須說道:“此人的確不錯,但爾等還是多舉薦幾個,莫要錯漏。”
眾人一聽,深覺道理,便又開始討論,突然,大臣四嶽對堯說道:“有一人,名為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間,他的德行很好。就是不知其是否能夠勝任共主之位。”
帝堯說:“恩,此人也是聽說過,就是不知究竟如何,你仔細說來。”
四嶽回答說;“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裏,父親瞽叟是個盲人,心術不正,繼母兩麵三刀,弟弟象桀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曰,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裏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與家人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們不至於走向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