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飛看著遠端的匝道,此刻時速表上的指針在170km/h左右,如果采取刹車方式下去,那麽以這輛三菱EVO極限過彎能力,至少也要把速度降低到100km/h以內。
也因為這個匝道足夠長,漂移過彎這種完全不現實,動力損耗實在太大,浪費的時間可能比減速過彎還要多。
所以想要高速過彎,唯一的方法就是切彎了,想要切線過彎,必然要借用對向車道,就如同彎道逆行超車一樣,自己幾乎是沒有對向車道的視野,如果這個時候有輛車上高架,那麽將會是很危險的行為。
但問題是張一飛今天跑了這麽多圈熟悉道路,都是在白天跑的,車流量相對來說很大,沒有辦法練習最佳的切彎路線。他必須要一邊注意對向車輛,一邊找尋彎心,這點對於一名車手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除了技術上的難點,還有心理上的壓力,張一飛隻要處理不好,可能這個彎道就被許文峰給甩開,這也是東道主的優勢,他們常年跑這條線路,都已經知道彎心位置跟最佳過彎路線。
張一飛目光死死盯著三菱3000GT,看到他在彎道前並沒有明顯的減速,就知道許文峰是選擇切彎方式過彎。
見到這一幕,張一飛麵色冷峻,直接一腳油門拉高轉速,然後四檔降三檔,而速度並沒有降低。他內心裏麵已經做好準備,打算不減速度,以高達170km/h的時速過彎。
同時張一飛也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出現什麽意外自己被迫刹車減速,那麽提前降檔也能更好保持動力,跟後續的加速。實在急刹的話估計三檔都不夠用,要暴力補油降到二檔出彎。
“全油門過彎?”
排在最後的陳海,看到前麵兩輛車的動作,就明白這兩人選擇什麽方式了。他們完全沒有考慮對向車輛的影響,都打算借道逆行,然後全速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