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把敵方陛下拐回家

第44章

伊斯頓是奧利維亞的西邊鄰國,著名的拉貝利爾防線分割的就是奧利維亞和伊斯頓這兩個國家。

今年春季,她還在家鄉阿德尼裏時,拉貝利爾防線曾潰敗過一次,伊斯頓的士兵通過防線,瘋狂湧入奧利維亞,原本生存在拉貝利爾防線周圍的公民紛紛逃離,導致大量流民流入西境中的其他各個城鎮。

直到後來當時還是皇儲的克裏希下令,派出大軍,阿爾弗雷德將軍才將拉貝利爾防線平複。

她本以為阿爾弗雷德將軍這次回來是來匯報拉貝利爾防線的事,沒想到居然是要攻打伊斯頓!

現在伊曼紐爾的饑荒還沒有度過,奧利維亞的糧倉減產,今年的糧食必會吃緊,雖說有之前幾年的糧倉可以撐著,但絕對支撐不住軍隊這樣大規模的行軍。

瑪格麗特堅持道:“這份開戰通報我是不會簽的。”

克裏希多少也想過瑪格麗特會拒絕,但沒想到對方一點餘地都不留:“伊斯頓近幾年一直在犯境,不把他們打服,隻要到深秋甚至是初冬,伊斯頓國內大規模的饑冷,他們為了生存肯定會再次攻打奧利維亞。”

瑪格麗特這次沒有立刻回應,她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克裏希說的不無道理,奧利維亞位於緯度較高的北方,一到冬天,溫度驟降,寒冬和饑餓將會一直困擾奧利維亞直至開春,如果不是奧利維亞家大業大,冬天也不好熬。

伊斯頓則不同,它擁有豐富的礦藏,但它的土地並不適合種植糧食,開采礦石多靠人力,一年的收入就這麽些,除去從他國進口糧食,已經沒剩多少錢財度過冬天。

因此他們為了活下去,勢必會去掠奪,而離他們最近的奧利維亞,則是他們曆年來的第一個目標。

她無法認同伊斯頓的做法,也不會容忍伊斯頓犯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公認且公平篩選物種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