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八這一夜,洛城府尹孔尚業大約是整個京城最出風頭,也最忙碌的人了,他在滄浪閣中摔的一跤,不僅跌出了連日來洛城公卿家中失竊的珍寶,還有一本令戶部侍郎錢崇益片刻間由三品大員淪為朝廷欽犯的私賬。
此事次日便傳得沸沸揚揚,各種猜測與說法不脛而走,在人們的議論中不斷被加以演繹與渲染。猜測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那些珍寶為什麽會出現在錢府;孔府尹觸動暗櫥機關的那一跌究竟是誤打誤撞還是有意為之?
對於前一個問題,錢府矢口否認與盜寶有任何關聯,完全是栽贓陷害;至於後者,孔尚業再三解釋他隻是當時聽曲入神,站得腳麻,但聽到的人相不相信,就不得而知了。事實上,如果不是他本人尚有理智,明白自己真的非常無辜,也快懷疑這一摔是出於預謀了。
如果說找回失寶是意外之喜,那麽在府尹大人看來,同時出現的戶部私賬就隻能說是驚嚇了。他哪裏敢把這本賬冊帶回京兆尹,當夜一點也沒耽擱,離開錢府後就請沈翎和李平瀾同行,直接前往重華宮遞牌子求見天宜帝,稟報前後始末,糧米之事不屬於京兆尹的管轄範圍,隻能請皇帝降旨定奪了。
天宜帝初聞此事時還算平靜,等到翻看了賬冊,心頭便有一股股怒火直往上躥,越燒越熾。朝廷官員利用職權撈取油水可說屢見不鮮,他一般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但這份賬冊上牽涉到的銀兩和官員數目遠遠超出了他的容忍範圍,小半個戶部上下勾聯在一起來欺下瞞上,直如視國法規條於無物。太倉與陳倉都是京畿重倉,在天子眼皮底下尚且做得如此囂張,到了地方州府,還不知會到什麽地步。
更令他惱怒的是,不管是錢崇益,還是他下屬經管糧倉事宜的幾名戶部主事,近幾年吏部考評結果都是上等,這禹周江山的吏治到了什麽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