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的商務安排很妥善,這次出差的落腳酒店是去年新開業的,內部設施完善,房間內也沒有太多陳年木材的沉悶味道。
裴佑把行李箱拖進房間,反手關上房門,肩背輕輕一鬆,長長地舒了口氣。
飛機汽車地折騰一晚上,饒是他這種出慣了長短差的人也有些吃不消,他反手捏了捏自己酸痛的肩膀,摘下電腦包,隨手擱在了套房外間的沙發上。
外麵的雨依舊在下,裴佑臉上也難得露出一點疲態,他坐在沙發上捏了捏鼻梁,歇了一會兒,這才撈過自己的電腦包,從外夾層裏取出了一份簡短的財報。
裴佑是典型的“會在暑假第一周就寫完作業”的孩子,他習慣先把手頭的工作搞定再去休息,所以哪怕覺得疲累,還是想把預備資料都看完再去睡覺。
東江的財報亂七八糟,前後數據都對應不上,甚至有幾年的分項和總報天差地別,一看就是最後賬平不上隨手寫的。
出差前,裴佑的審計小組緊急把東江這幾年的財報梳理了一遍,做成了個集中的簡報給他,前後四五頁,把裏麵比較重要的部分都集中標注了出來。
裴佑拉開電視櫃旁的小冰箱,從裏麵抽出了一瓶氣泡水,一邊擰開,一邊走回了沙發邊。
東江公司不像青山一樣,有正規的運營模式,相比起來,它更像是上世紀最典型的那種私人家族企業,內部管理混亂,業務範疇也不夠清楚。
跟那個年代發家的大部分企業一樣,東江是個建築類公司,平時的主營業務就是承接各類微小工程,包括民用住宅和一些不太重要的市政規劃。他們習慣自己承接業務,不做外包,從中標開始就是自己幹活兒,公司手下也有一套完整的施工體係。
來渭南之前,裴佑翻了翻他們的資料,發現除了基本業務之外,東江還會對外租賃設備,以及做一些工程衍生的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