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川住的地方算是鵬城最早發展的片區,破舊擁擠的城中村四周,遍布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在這樣人口眾多的環境裏,當然也少不了提供吃喝玩樂和各類消費的商場。
出村往右走上五百米,就是一個綜合商場。
十幾年前興建的地標性建築現在看來有些過時,裏麵入駐的商戶也不夠高端時尚,卻能夠滿足居民和白領日常的就餐和購物需求。
鄭海川牽著小侄兒的手,就這麽順著馬路牙子慢悠悠晃到了這裏。
說實話,鄭海川那點剛到手還沒踹熱乎的錢,可經不起他在這商場裏耗。
鄭海川還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跟著哥哥來鵬城時,去商場裏逛了一圈,想給家裏買點特產寄回去。可是好家夥,他是沒想到,在他們那縣城裏十塊錢能買一對的茶葉缸子,這裏標價能有四個零,還有掛在櫥窗裏那兩片布縫的褲衩,竟然也要好幾百塊?
鄭海川實在是不理解這樣的物價,但看著商店裏那些隨隨便便就能掏錢刷卡而且衣著光鮮亮麗的城裏人,他年少的心裏頭一回生出了一種無所適從的羨豔和自卑來。
他腳上穿著破了個窟窿眼的布鞋,身上的褂子是在縣城當墩子時後廚統一配的,渾身上下隻摸得出幾十塊零錢,站在光可照人的漂亮瓷磚上,像是進了金窩窩的老母雞。
雖然路過的人都自顧自地逛著街沒有注意他,但他卻僵直了身子,努力學著周圍人那樣昂首挺胸,生怕自己一撲棱露了餡,就要被保安趕出商場。
那時的鄭海川不習慣這樣的環境,渾身都不舒坦,沒待多久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但因為有無處不在的電視和網絡的存在,他的思想並沒被禁錮在小小的農村和縣城。鄭海川和身邊沒有去過大城市的朋友一樣,新鮮又好奇地汲取著外界的各種事物,漸漸意識到這世界上還有那麽多有趣的玩意兒,還有那麽多不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