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尖兒上的小夫郎

第27章 燒雞

周子漁和馮萬龍定親的時間,就在穀雨後第五天。

回首山這一帶,對於婚事還是挺重視的,不管家裏是窮是富,一應流程都會盡量做得周全。

以前,婚姻大事多是雙方爹娘包辦,有的新人甚至直到成親那一日,才知道對方長什麽樣子。

現在便不同了。

國力日隆,連帶著風俗也開化了不少,許多年輕人都是自己尋意中人,等到雙方熟悉磨合得差不多了,再稟報爹娘,找個媒人上門提親,互換「生辰帖」,象征性地合一下年庚、生肖之類的,是為「提親」。

提親周全之後,雙方便會「議親」,商議「小禮」,即彩禮和聘金,待到商定好,就尋個吉慶點的日子,給雙方「定親」。

定親這一日,周子漁一大早便在院子洗漱裝扮,把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還係上了一條新的緋紅色綢布。

身上的衣裳也都是專門在鎮上定做的,為了防止起褶皺,他甚至都不願久坐,一直在房中走動著。

到了晌午,日頭剛起,路上便來了一隊穿紅著綠的人。

前麵是幾個挑著擔子的漢子,擔子兩頭各掛著一個大竹筐,上頭都蓋了紅綢布,裏麵便是聘禮。

聘禮數也都是雙方商定好的,有六擔、十擔等標準,若是條件特別好的,便會用最高規格的十八擔。

粗略看上去,馮萬龍這應當是「六擔」聘禮,在平安村算是很常見的了。

擔子裏除了裝些禮金之外,還有糖果、聘餅、茶葉、紅棗之類的,最後麵的擔子裏,則裝了兩雌兩雄的兩對雞。

馮萬龍走在隊伍中間,身上也穿了件暗紅的衣裳,一臉遮不住的喜氣。

擔子落地,滿滿當當的竹筐列在了周子漁家的院子裏,媒人帶著人邊清點邊大聲報著竹筐裏的東西。

周子漁站在門框上,頗有些新奇地看著院子裏的人,目光時而往馮萬龍身上一瞥,然後便會害羞上好一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