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是的印刷工匠畢昇發明的, 但是宋時卻並未廣泛使用。
但這對於明遠來說屬於知識盲區——他哪裏知道印刷術的具體應用時間?……他就隻知道畢昇。
現在倒好,麵前的工匠們一起用崇敬的眼光望著明遠,等待這位博聞廣見的“橫渠弟子”為他們指點什麽是“活字”。
明遠隻得一步步地解釋他到底想要做什麽。
“我想要印製一些半尺見方的單張, 用作宣傳單,或者叫小廣告, 用來為城中一些店鋪生意廣而告之。”
白管事和工匠們表情各異:
有些人在想:原來這就是“小廣告”;
也有人在想:這……不大像是橫渠弟子的所作所為啊!
明遠對大家的表情一點兒也不在意,隨口說:“幫助這些店鋪廣為宣傳, 店鋪的生意蒸蒸日上, 便可以雇傭更多的人手, 也能向國家繳納更多的稅金;國庫殷實了, 邊塞將士們便可多得些補給馬匹,也能夠多築寨堡, 擋住黨項人的滋擾……”
眾人:!
他們都沒有想到,小小的一張“廣告”, 竟能有這樣的影響。
管事與工匠們眼神頓時又都恭敬起來,心想:不愧是橫渠弟子——大格局!
“另外官府最近有些新政,需要向百姓們解釋清楚才好推行的。這種宣傳單是比較好的解說方式。”
這也是明遠從昨夜開始思索良久,想出的辦法。
“青苗法”要順利推行下去, 同時百姓的利益也不被損壞, 最有效的手段莫過於在民眾之中廣泛宣傳, 讓他們清楚“青苗貸”究竟是什麽東西。趨利避害是百姓的本能,但要在徹底了解的前提下。
橫渠鎮兩位舅舅那裏,自然沒有問題。舒家兩位一定能把準確的信息帶到地方上。
但是其它地方怎麽辦?
按照薛紹彭所說,如今黨爭激烈,地方上好多官員也在觀望, 有些支持“青苗法”, 有些不太熱衷。他們未必樂意將這些內容細細地解釋給百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