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27章 十萬貫

雨收雲散, 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泥土氣味。

司馬光站在張載那間靜室的門口,望著室外放晴的天空,再回想剛才他與明遠的對話。

現在回想,似乎隻是一場簡單的辯論。

除了張載那“生產力”的理論以外, 這場辯論沒有帶給他更有新意的論點, 而現在細細回想起來, 司馬光也不覺得有多震撼。

可就在剛才, 明遠在侃侃而談的時候, 司馬光分明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力。

尤其是他結尾的那一句, 令在場每一個人都心神激**, 包括司馬光自己,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很難忘記這個場景。

司馬光回過神,望向坐在室內, 神色安詳的張載,極為禮貌地詢問:“橫渠先生, 令高足……明遠, 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張載輕輕揚起唇角, 簡單回答了兩個字:“赤子。”

司馬光怔了怔, 他更想了解明遠的家世背景,沒想到張載卻答得如此言簡意賅。

司馬光隻得轉向呂大臨。

這位藍田呂氏“一門四進士”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便迅速將明遠的背景履曆說了一遍。

司馬光聽說明遠一下子交了200貫的束脩,又出了2000貫資助張載的書院購置田地,頓時在心裏哼了一聲:原來如此。

不過一介紈絝子弟而已。

他認定了明遠是個“紈絝”, 家中豪富, 又行事大方,四處撒錢, 難怪橫渠門下, 人人對他如此看重。

然而呂大臨也是個人精, 一眼就看穿了司馬光的心思,當即話鋒一轉,說:“遠之師弟事母至孝,也能惠及他人。他在長安城中親身實踐了先賢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多得鄉裏四鄰敬重。不知道學士可聽說過‘盲道’嗎?”

司馬光茫然了:“‘盲道’?”

這會兒呂大臨說話似乎少了當初明遠說話時的那種氣勢,也不會有四周突然安靜下來的情況發生。但呂大臨硬是憑借新奇的名詞吸引了司馬光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