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在長安這樣的地方,一貫錢花起來其實挺快。
這是因為明遠需要的東西太多——他那位原主,太窮了。
除了阿娘吩咐明遠買的那塊豆腐,明遠還去屠宰坊切了一塊羊肉;然後去糧鋪買下一鬥米、五升麵;去炭鋪買了兩挑炭;又去為自家添置了兩塊看起來不錯的皮子,一匹布……買的全是必需品,沒有一樣是多餘的。
另外明遠還花三文錢雇了個挑夫。挑夫走在前麵,把明遠采購的東西全部挑回家。
一應花銷之後,明遠懷裏剛好還剩下一百文,在下一筆“注資”到賬之前,這些錢他會留著用作不時之需。
蹲在明遠手中的1127號手爐忍不住讚歎:“尊敬的宿主,看起來您心算超強,買東西很有規劃。剩下的錢不多不少剛好一足陌①。”
明遠唇角微揚——作為一個人生經曆相當豐富的年輕人,他在一擲千金之外,也同樣會精打細算。
“小郎君,”挑夫指著街巷最深處一間小院,“是這裏了嗎?”
那間小院位於街巷的最深處,交通不便,采光也不好,掉了漆的木門斑斑駁駁,看起來是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樣。
“對,有勞了。”
明遠歪頭打量一番“自家”,點頭應是。
推開院門,挑夫將明遠采購來的東西都放在院門內,接了明遠給的三個銅板,謝過了就轉身離開,留明遠獨自一人在院中。
坐落在他眼前的,是一處一進的院落,正房麵闊三間,兩側還修有兩座挾屋,也就是後世的耳房。
院子狹小,頭頂上隻有巴掌大的一方天空。
房舍看起來也有些年頭了,原該鮮亮的黑瓦早已褪成灰色,瓦與瓦之間一叢叢枯黃的茅草正隨寒風搖晃。支撐房舍的木柱看起來也有些歪歪斜斜,在嗚嗚的風聲中似乎在微微顫動。
明遠迅速給出二字評價: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