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宅邸的小書房裏, 當朝宰相王安石正在會見上京詣闕的秦鳳路經略王韶。
王韶是一名四十出頭的中年人,他與王安石都是江西人,也同是進士出身, 但官運不及王安石亨通, 自身經曆也頗為傳奇——
他是嘉祐二年中的進士,任官的經曆卻並不順利, 隻出任了新安主簿等小官,再加上考製科失敗,幹脆棄官不做, 轉而遊曆陝西一帶,對當地的風土人情了如指掌。
在熙寧元年, 新帝登基之後,王韶向官家趙頊獻上《平戎策》三篇, 提出“熙河開邊”方略, 旨在收複河湟,招撫羌人,孤立黨項, 因而得到了官家的信重。
而王安石身為宰相, 也對河湟拓邊之舉一力支持。
可以說, 王韶就是王安石變法在軍事方麵的同盟。
今次王韶上京詣闕, 少不得要來拜見王安石, 商討陝西邊事。王安石也有不少關於“青苗法”、“保甲法”等新法推行的問題想要詢問王韶。
再加上王安石嫁女, 王韶少不了要道一聲“恭喜”,並且討一杯水酒喝。
此刻兩人相對, 坐在王安石府上的小書房中, 都是日常冠戴。
王韶常年在西北, 飽經風霜, 人看起來便是黑瘦黑瘦的,但是眼神銳利,非常精神。他此刻穿著一身宋人時常穿著的道袍——這道袍正是陝西路近年來流行的吉貝布裁製的。
可巧王安石身上也是一件吉貝布的圓領襴衫。
吉貝布的這股“潮流”,不僅僅是在陝西,也火到了汴京來。
王安石夫人得了幾匹吉貝布之後,覺得手感舒適,便做主給丈夫裁成了日常穿的家居服。
可笑這王安石,身為當朝宰輔,對吃穿這等小事從不用心,但是身上衣服穿起來舒服還是不舒服,他還是有點感覺的。因此堂堂宰相,閑時居家會客便也喜歡穿吉貝布裁成的布袍。
坐在王安石下首聽兩人談話的,還有一名二十六七歲的青年,穿著一身綢衫,五官俊朗,一對劍眉掃入鬢角,臉色卻頗為蒼白,時不時會別過頭去,輕輕咳嗽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