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 一時竟不知說什麽才好。
這是王雱小時候的一段公案。當時有客人為王家送來了一頭鹿和一頭獐,這兩隻動物當時被關在一個籠子裏。
那是王雱年僅幾歲,正是對什麽都好奇的年紀。而他也確實不認得鹿和獐。當客人問起“哪個是鹿, 哪個是獐”時, 王雱便憑著急智回答:“鹿旁邊的是獐,獐旁邊是鹿。”
——沒毛病。
這樁軼事便被人廣為傳頌。
以至於隻要世人談到王雱這個“神童”, 就會談起這一段公案。
此刻對麵這個眉目清朗的年輕人笑嘻嘻地一說,王雱隻覺得麵紅耳赤——作為宰相之子,王雱最不希望將來自己留在這世上的,就隻是一個“神童”的名號和幾樁軼事而已。相比之下, 他更想像父親那樣,成為一名真正的儒者、一名改革家,將學術與政治功績留在身後,由後人崇敬。
卻沒想到,明遠一上來就給了王雱這樣一個下馬威。
而王雱也不得不自認:這第一個回合,明遠贏了。
見麵第一句話就能讓他王大衙內心潮起伏,不能自已的,除了明遠, 似乎還沒有過誰。
王雱一時鬱悶, 忍不住重重咳嗽了兩聲, 伸手撫胸。
明遠見狀, 便自然而然地走到王雱身邊, 輕輕地幫他撫著後背。他沒有惡意, 但也著實沒想到王大衙內竟然這麽“脆弱”——正史上好像記載著王雱壽數不長,明遠在心中暗暗回憶著, 在想要不要暗中提醒一下本人或者家人。
過了好一陣, 王雱挺起身, 示意自己無事。
但明遠依舊扶著他,徑直進入刻印坊用來招待主顧的小花廳裏,讓王雱坐下,手一招,已經有管事去準備茶湯。
少時,一股茶香飄來,王雱這才意識到,明遠是命人奉上了滋補的湯茶藥。
他小心翼翼地品了一口,溫熱的茶湯順著口腔入腹,一股暖意縈繞在胸腹之間,原先那種鬱悶的感覺便似乎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