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遠在閤子中落座時, 心中對瓦子節目的期待值已攀升至最高點——
剛才他們一行人步入桑家瓦子所在的區域時,明遠就已經覺得眼睛不夠用了。
道路兩邊都是令人目眩的各種雜戲表演,什麽踢瓶、弄碗、踢罄、踢鍾、拗腰肢、壁上睡、弄花球兒、教蟲蟻、藏人、燒火、吞劍、吃針①……明遠每一種都覺得很好看, 卻又不得不隨著在瓦子中緩緩流動的人潮, 慢慢向中央幾處勾欄走去。
明遠的長隨則向華手中拿著一個袋子,每路過一家表演雜耍的攤位麵前都放上一小把銅錢。惹得雜耍藝人們紛紛激動地停下了表演, 躬身向向華致意。
這座桑家瓦子規模極大,北麵緊鄰著“中瓦”和“裏瓦”,連綿數裏。幾個瓦子裏總共有五十多個不同規模的勾欄,其中中瓦的蓮花棚和牡丹棚, 裏瓦的夜叉棚和象棚,都是汴京城中數一數二的勾欄,每一座都能容納幾千人同時看戲。
而史尚為明遠預訂的閤子在蓮花棚,正是整片瓦子的正中心。
瓦子裏的勾欄是收費表演區域。有些地方的勾欄是免費入場,等到雜戲演到一半的時候有小夥計出來求賞錢。而桑家瓦子這裏的勾欄是直接收門票的,在入場處給足了銅錢才能進來觀戲。
明遠等人卻因為訂了閤子,沒有與尋常人一起入場,而是由瓦子裏的小廝一路直接引去了閤子裏。
這閤子位置絕好, 視野極佳, 將舞台上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甚至還有些特別的音效設計。當伶人們在台上演出的時候, 聲音清晰地傳到了明遠他們的耳邊, 仿佛伶人就在他們麵前歌唱一樣。
明遠落座後左看右看, 也沒能看出到底是個什麽原理。
蔡京見他左顧右盼的樣子,便伸手指了指他們身後不顯眼的地方兩座皮製的屏風。這兩座屏風擺放出一個弧度, 正好將他們的閤子圍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