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62章 百萬貫

進入五月, 天氣已經頗為炎熱,而汴京城裏人口甚眾,房舍密集, 明遠走在城中, 覺得要比昔日長安城更加悶熱。

好在明遠家後院邊上就是蔡河,河風徐徐, 倒也將初夏的暑意拂去幾分。

自從五月初一那天開始,汴京城中百姓便開始搶購桃枝、柳枝、蜀葵、菖蒲和艾草。這幾樣都是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天要用的。

明遠因家中的大管家史尚乃是汴京城中的“百事通”,早早就找到了城郊的一座農家,購買了足量的這些用品, 還往相熟的幾家送去了不少。種建中那裏是少不了的,蔡京蔡卞兄弟兩人那裏也沒落下,然後就是蘇軾那頭……

到了初五那天,史尚帶著向華一起,在門口放置香案,又將桃枝、柳枝、蜀葵、菖蒲和艾葉都供在香案上,又用粽子、五色水團連同茶湯和黃酒一起做供品,用來辟邪。

明遠留意了一下, 那粽子已經和後世的粽子差不多了, 有三角形的角粽、圓形的筒粽, 還有九子連環穿成寶塔形狀的九子粽①。

隻是粽子的餡料卻沒有後世那麽多花樣, 多數就是箬葉裹上糯米製成。

那五色水團也很有意思, 乃是糯米粉做成的團子, 染成五色,捏成人物動物花果的形狀。

史尚第一次見明遠對粽子和水團這麽好奇, 轉頭問向華:“京兆府……這些難道沒有嗎?”

向華連連點頭說有。

明遠卻不管他倆, 自己看新鮮。

這天也是串門訪友, 請客吃飯的好日子。因此汴京城各處衙門,早早就下了班,讓公務員們回家過節。剛剛過午,種建中就到了明遠家。

“小遠,來,把這個係上。”

種建中從袖子裏取出一串百索,不由分說,就要係在明遠手腕上。

這百索,就是一種用五色絲線編成的小手串,端午節時係在手腕上,或者是頸中,也是寓意驅邪,另外期望有個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