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遠的朋友們聽說明遠要以極優厚的條件邀請李成周“加盟”他的刻印坊, 都不解其意。
種建中伸手摸摸明遠的額頭,問:“小遠,你是不是之前被那賊人嚇壞了, 在說胡話?那李成周雇來的匠人差點害了你, 你卻還幫他?”
蘇軾卻搖著頭歎息:“想必是遠之菩薩心腸,不忍見他人的產業因自己而被迫關閉, 因此才會施以援手。”
賀鑄伸出大拇指:“明遠之有俠義之風,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蔡京卻認真地看一眼明遠:“遠之兄此舉想必有深意……”
明遠腹誹:你再這樣就給你改名叫“必有深意·京”。
蔡京似乎讀懂了明遠的眼神,頗有些訕訕地說:“我原本以為,遠之兄是想以比較特別的方法兼並那李成周的刻印坊, 自己從無到有建作坊,哪有拉一家已經成熟的作坊入夥來得便宜?”
明遠又看了一眼蔡京,心想:眾人對他此舉的看法各有不同,大多與明遠真是的想法不沾邊。倒是這家夥,猜對了一點,當然也不全對就是了。
他確實是起心將李成周拉“入夥”,但卻不是兼並李成周的作坊。而是讓李成周的刻印坊作為一家獨立的實體繼續經營下去。
他向來反對壟斷。
現在,源自畢昇的活字印刷技術落在了明遠手裏。如果整個汴京隻有他一家掌握這種技術, 然後肆意擴大規模, 將所有小刻印坊都擠倒, 當然能賺個盆滿缽滿。
但是這有違他的初衷——他是來花錢的。
而且明遠相信, 隻有良性的競爭, 能夠推動技術進步、生產效率提高。
讓他的作坊躺在別人帶來的創新技術上吃老本, 明遠自己也看不下去。
所以他決心把活字印刷術快速地擴散出去,所采用的形式便是“加盟”。
李成周經過一番思考, 最終還是想要將祖輩留下產業繼續辦下去, 於是來找明遠商量“加盟”的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