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幡

第67章 係鈴人-7

曾硯昭出門後不久,鬱弭在家裏做起了家務。

昨天他們換下來的衣服還沒有洗,窗台上的花也沒有澆水。鬱弭把衣服投進洗衣機裏,往水壺裏盛了水澆花。校園遠離鬧市區,教職工住宿的地點距離教學區又不近,工作日的上午,這裏的環境清靜得讓鬱弭想起了常覺寺。

常覺寺的上午,尚且有修行者上早課,早課結束後大家還要出坡、灑掃,而這裏比常覺寺更安靜。

鬱弭當初之所以去常覺寺當誌工,是為了求得內心的安寧,現在住在曾硯昭的家裏,他恍然間發現,其實世界上比寺院清淨的地方多的是,或許隻要帶著一顆修行的心生活,無論在哪裏,都可以遠離紛擾。

古詩裏說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可惜的是,鬱弭獨自一人待在家中,卻做不到“心遠地自偏”。

曾硯昭平日裏生活自律,家裏整理得井井有條,鬱弭有意幫他好好打掃一番,結果頂多是做了一些清掃灰塵的工作,除此以外,找不到什麽能幫到曾硯昭的地方。

他在曾硯昭的書桌前找到了經書和秀麗筆,打算抄一抄《心經》,偏偏心裏總覺得有事情放不下,連經書也抄得不用心。

經書抄至一半,鬱弭拿出手機上網搜索與王譯旬有關的新聞。

經過一天一夜,關於王譯旬的死,警方調查的結果是確認她係投海自殺。她沒有留下遺書,投海的具體原因不在警方的調查氛圍內,卻因為她身為寺院誌工的特殊身份,引起了不少記者和自媒體人的注意。

尤其是新聞剛出來的時候,寺方的態度表現得很冷淡,更加激起了人們的質疑和憤怒。鬱弭在各種短視頻公眾號上看見網紅博主發布探訪常覺寺的視頻,幾乎都提到常覺寺目前正在進行打禪七的活動。

有博主對這項活動進行了科普,也有博主把常覺寺當做旅遊觀光地點進行了一番介紹。寺內的誌工和義工為了保證禪七的順利進行,在寺院和禪堂護七,因而和一些要求拍攝的網紅博主起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