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祝枕寒與沈樾在房中商量了一陣。
最後得出的結果是:顧厭的玉佩,無論如何都得給他取回來。
沈樾討來紙筆,提筆勻墨,他將衣袖挽起,雙魚銀鐲搖搖晃晃垂在臂彎處,稍作思量後,便落筆寫下字跡,不同於抄書那時候,他平日裏的字跡雖然瀟灑,卻並不潦草。
他寫完後,將紙遞給祝枕寒,“小師叔,你瞧一瞧,還有什麽要添的嗎?”
祝枕寒接過來大致一看,便也明白這是沈樾列舉的要問李長東的話。
一、在何處被劫道,上道中道還是下道?周遭有什麽特征?
二、此次送鏢隊伍有多少鏢師,甲等乙等丙等各有幾人,武功如何?
三、賊寇多少人,使的什麽兵器,有什麽衣著特征,離開後是朝哪個方向去的?
四、顧厭要留一部分貨物,馬車中的貨物是如何放置的?賊寇又是如何多拿的?
他考慮得周全,連祝枕寒都有點意外。
祝枕寒想了一陣,問道:“失鏢一事,是否對鏢局來說十分嚴重?”
沈樾說:“對。事關鏢局名譽,許多鏢師寧願死也要將貨物安全送達的。”
他說到這裏時,微微的皺了一下眉頭。
“可我看千城鏢局仍然生意興隆,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影響,我同你在大堂等候時,也並未聽到有人提及此事。”沈樾分析道,“看來掌櫃留了個心眼,知道保全名聲。有一點很奇怪,商道四通八達,賊寇又向來與千城鏢局打交道許多,倘若失鏢,定會傳出消息的,然而竟一點風聲也沒有走漏。莫非李鏢師一開始就喬裝打扮,隱去鏢旗了?”
他即刻蘸墨在紙上添了第五條——被賊寇劫道時,是不是沒豎立千城鏢旗?
沈樾寫完,確認沒有再添的了,便笑著誇道:“小師叔,你好聰明。”
這話聽著像是給認真完成功課的小孩兒一顆糖般的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