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妒烈成性

第26章

對於沈鳶父母,衛瓚一半是從靖安侯那聽來的,還有一半,是前世沈鳶斷斷續續說的。

前世侯府凋零以後,沈鳶越發不在他麵前提起自己父母,他們像是有某種默契,便是互相不去觸碰讓人難受的那一部分。

但拚湊起那些隻言片語,還是能窺見當年舊事的一隅。

沈玉堇與靖安侯衛韜雲是摯友,但行軍打仗的才能上,卻是截然相反。

衛家人似乎生來就留著兵戈的血,行軍機敏、奮勇果決,是刻在骨血裏的天賦。

而沈玉堇卻生來不是行軍打仗的料子,他出身江南文人世家,性情溫吞和藹,可於行軍打仗上更是無甚天賦,卻偏偏一心要做武將。

讀書時被人喊“呆玉郎”,後來進了軍營,人人以為他是姑娘。

他便逢誰都笑一笑,操著一口溫柔得能拉出絲兒來的的吳腔官話,耐心說自己不是女扮男裝,是想要做將領,還想要做不世名將的。

旁人一聽,便哄得一聲笑起來,個個兒喊他“玉將軍”。

這算不得讚美,說得便是他脾氣好、學問好、容貌好,卻偏偏不是個打仗的料子。

後被派去駐守康寧城,更是個碰不見一場戰事的地方。

那時同營的衛韜雲已在北方草原大展雄圖,那些精妙的戰役策略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

而沈玉堇整日帶著人做得便是募糧、喂馬、操練新兵。

康寧城荒僻,將他的心氣一點兒一點兒磨了去。

春秋口幹舌燥,夏日汗透一層一層的衣衫,冬日凍裂手腳,卻始終也隻是碌碌於雜事,日複一日。

人人都說他呆子,若是做了文官,怎麽至於這樣日日奔波操勞,連帶著百姓也不拿他當個官老爺來看。

農忙時,人家笑著問他:“沈大人,借兩個兵來收稻子嘛,反正咱們這兒也沒有戰事。”

他也笑一笑,真帶著兵,又去田間做了收稻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