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瓚的預感沒有錯,哪怕安王沒有給沈鳶一兵一卒,沈鳶還是隻身去了康寧城。
當時離康寧城最近的將領,是同樣因為嘉佑帝風波,被貶謫至辰關一帶的晉桉。
那是衛瓚最慶幸的事情。
晉桉給了沈鳶能力範疇內最大的幫助,糧食、援兵、藥材,皆是冒著違逆上意的風險私下調用。那時的康寧城百姓,還有曾經承過他一話之恩的晉桉,也許是這世上最後一些願意相信沈鳶的人。
沈鳶創造了第二個奇跡。
死守康寧的第二個月,恰逢辛國內亂,攻勢漸緩,沈鳶和康寧城得以苟延殘喘,撐到了開春。
辛人暫且退兵。
春季草原牛羊**,部落無暇作戰,衛瓚深入草原突襲,攆得對方四處潰逃,大勝而歸。卻沒來得及回京,隻聯係朝中舊友運作,令他得以急匆匆重回辛祁邊境。
他起初以為安王會不欲令他去。
後來想,興許安王盼著他去。
興許是調走他一次,見了後果,便的確怕了辛卷土重來,哪怕退讓了康寧城,辰關也會吃緊。
又或許這裏頭,存著對沈鳶的惡意。
沈鳶如今稍有寸功,最不願見的人,興許就是凱旋的他。
可他不得不去見沈鳶,他已許久沒見過他了。
他從前隻是想不起沈鳶的笑容,如今卻連他惱怒敵視的模樣,都有些記不清了。
他進城時先見的晉桉,晉桉告訴他,沈鳶就在沈家夫婦的舊宅。
舊日愛拽文簪花的少年,那時也幾分狼狽,看了他許久、欲言又止,到底是沒說什麽。
他匆匆一路進城,已想好了許多好話。
他這輩子都沒想過如何說好話,可這一路,他想了許多,如何去肯定沈鳶,如何與他說,他做得很好。
他想過沈鳶見了他會憤怒、會自慚自惱,甚至會避而不見。
什麽樣都好,怎樣恨他憎他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