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大梁,儀港。
平原一望無際,河流密布如蛛網。
一座青瓦覆蓋的台榭坐落在階梯形的夯土台之上,堂中,飄滿正紅的紗幔。
荊如風提著佩劍,登上三級階梯,對那坐在繚繞冰霧之中等候他的人複命。
荊如風本燕國奴隸,十七那年,為替死去的兄弟報仇,一路追著一夥傭兵來到魏國。他身手倒敏捷,趁夜封了仇人的喉,逃時,卻不幸被箭矢射中。他身陷囹圄,以為自己會死,不想,對麵那傭兵頭子非但沒成全他,反而,賞識了他。
賞識他的人,就是他麵前的這個拿著刻刀,雕刻司空府的印章的人,尹昭。
尹昭是少白頭,相貌比年紀老。
荊如風眼中,尹昭不僅有野心,也有與之匹配的能力,是他願意追隨的狼王。
在鍛打的鐵製品隻能為貴族所私用時,尹昭從雀門僅有的三位青宮鑄劍師中,分出兩位,編入白宮,稱為鍛劍師,研製出了一套中原最先進的鍛劍工藝。
後來,鐵劍編入府庫兵器。
在冶鐵業成本較高,民間商賈不願涉足時,尹昭不顧眾位工師反對,在大梁為雀門啃下第一座鐵礦,頭幾年,質量與銷路跟不上,尹昭堅持己見,沒有退縮。
後來,中原興起私冶之風。
此刻,荊如風見尹昭的手指縫裏還殘留著血汙,便知道,尹昭依然還保持舊時的習慣——與眾王公秋獵之後,不洗手,便就用這雙手,繼續雕刻自己的印章
荊如風跪地:“門主,青宮無能,驗劍沒有抓住垣郡的把柄,丟了雀門的臉。”
他清楚,尹昭手裏的司空章,可以布置工程,可以在非農時調動各郡縣的工匠,卻並不能直令郡守把冶權交給雀門,也不能讓西門把龐大的封邑搬離垣郡。
他把事情辦砸了,他精心調製了多年的酸液,這次,沒能夠摸出對手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