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在交談,要不被發現地離開嗎?
打掃完街道,沒有完全遮擋住的院子裏傳出青年與司機的交談聲。他們已經談論了好一會兒了,從希伯來和其他人一同打掃開始,一直到打掃結束。
這樣久的時間也未談完,希伯來認為原因除了來自想要降低賠償而互相推脫責任的司機,也還有青年人自身的語言問題。
青年的聲調不高,聲線沉穩,說起話來用詞雅致,像位巴黎來的貴族紳士,這在鄉鎮裏並不多見,可見青年來自很好的家庭,擁有著不一般的教養。
隻是青年說話很慢,雖然聽起來也還流暢,但仍舊會給人一種一詞一頓的感覺。在他與司機對話時,若是司機說話快了,他便需要停頓一段時間,如果司機說了什麽難理解的話,他就停得更久了。
希伯來對他生出一種憐愛,為不善溝通、家裏能幫忙的人卻出去了的青年。
這種憐愛之心顯然並不為希伯來特有。跟著一同打掃街道的人都在小聲地談論,他們用可憐的車被撞了的青年、坐在輪椅上行走不便的青年來形容希伯來隔壁的人,可希伯來不想這麽稱呼他。
下意識的,希伯來覺得鄰居會討厭這個形容。於是希伯來在心裏用了“他”來稱呼對方。
“他”,不像青年自帶的範圍那樣寬泛,是專門特指一個人,也不加任何可能讓對方不快的形容詞,僅僅用一個單字來形容。
“他”似乎快談不下去了。
希伯來想。
實際上不用看院子希伯來就能想象司機們和“他”談論的樣子,魯伯隆的居民講價以及談論問題的時候尤其喜歡身體動作,他們經常使用大量的身體語言,隻需要在他們談話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身體總是處於擺動狀態並且幅度總是很大。
對此了解的人甚至能夠從中得到大量的信息,比如答應或者否定,比如可能完成或到達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