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楓並非不諳世事,她早些年的時候被天山老叟趕下山,在外遊離了十數年,放得允許回歸。
天山老叟問道她:“山下世間百千景,你可有體悟?”
白雪楓搖頭說道:“人聲嘈雜,吾毫無體悟,吾修無情道,何需體驗世間百千景?”
天山老叟笑了一聲,搖頭說道:“若不體驗真情,無情道始終無法完成,你仍需百年方可得道。”
“百年也好,千年亦行,若得道即是機緣,若不成,亦是機緣。”白雪楓以笑應答:“得道與否與吾何幹?大道至簡,風雲瞬息,即是千變萬化,吾以無為應對萬物。”
“罷了,你隨心吧。”
此後百年間,白雪楓隨心而動,亦不再出山。
今日下山,不過也是她隨性而為罷了。
與百年前毫無分別。
就是身後跟了一個方子宣,對白雪楓而言,與她初次下山曆練,也沒有任何區別。
她停於一地,會買當地烈酒飲用,醉時睡上三天三夜,醒來,就能見到自己被安頓在一間客棧內。
客棧樓下,方子宣用書生口才,在說著書,討要著酒客賞錢。
白雪楓看了他一眼,下樓後出門而走。
方子宣正講到一半,見到了白雪楓離開的身影,也不在乎酒客的賞錢和故事的下半段,即刻便跟著白雪楓出走了。
“姑娘,你帳還沒結呢!”小二在身後大喊到:“住了三日,要六十文!”
方子宣聽了,從懷中掏出一小塊碎銀,扔給了小二,對著小二說道:“我替她結了!”
說罷,頭也不回,跟著白雪楓跑了。
酒客們氣得破口打罵,想要把他抓回來,讓他把故事講完。
豈料這個書生的腳步比他們想像地還要快,一眨眼,就跟著那個帶著鬥笠的女人消失不見了。
白雪楓沒有刻意等方子宣,也沒有故意甩開他,她走過平地,曾在一家酒莊呆了整整半年,將酒莊中的酒都飲盡了,才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