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便又啟了程。
經了那麽一遭,隊伍裏的人都警醒的很,敲鑼打鼓的也沒敲了,個個都醒著勁兒。
好在再沒遇上什麽意外。又走了一天一夜,在第三日早晨的時候到了州城。
到了地方,卸完貨,他們這些幫工的就算完事兒了。
都曉得山路難走,那條道上曆來被劫的不少,梁川他們還算是好的,起碼人都沒啥大事。
卸完貨就是領銀錢,到了中午,又圍在一起吃了一頓好的——
石頭壘的灶上架著一口大鍋,鍋裏冒著熱氣,到底是富貴人家娶媳婦,沒虧待他們這些做工的,這大鍋灶裏頭有肉有菜,油水足的很。
荷包跟肚子都飽了,一路上的疲憊也隨之一掃而空,各自說話的時候,麵上也都見了些喜色。
難得來趟州城,餘下的時間,有的人就去街上逛了,也有的人就在卸貨的院子裏歇個晌午覺的。
像是王石頭就帶著媳婦兒去了趟首飾鋪子,說是想給他們家娃娃買個保平安的吊墜。
走前,王石頭還來問梁川要不要一塊兒去。
梁川回過頭,瞧了一眼身後。
陳小幺腦袋抵著他後背,困的眼皮子都快打架了。
都是這兩日沒睡好給鬧的。
梁川搖頭道:“我們就不去了。”
王石頭也跟著往後頭瞅,正瞅見兩人這手咋又牽上了,心裏直樂嗬呢,忙點頭:“行,好,那你們忙著。”
說完,就腳底抹油跑了,趕緊回去跟媳婦學去了。
昨兒還說這倆還有的鬧,今天手就牽上了,要不怎麽說這小年輕就是黏糊呢,說一出是一出。
-
記掛著家裏的田地和老小,又都是忙慣了的閑不下來的,一到了下午時分,幫工的就都待不住了。
待到去集市的人都回來了,左右一商量,大夥兒便拾掇了下,趁著天色還亮堂上路了。
沒了那麽大老幾十個累贅的箱子,也不用再兼顧著新娘子的轎子,回去的路就鬆快了許多。加之又都是腳程快的年輕漢子,這一路比來時幾乎快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