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次“低溫光鑷”小組討論會上, 發縫又寬了0.01cm的鄧迫睜著無神的雙眼提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新方案。
“咱們能不能幹脆拋開激光,引入“反引力”技術?”
梁梓哈哈大笑:“好家夥,你這是一步到位, 直接打算造飛碟啊!”
科幻電影中,沒有發動機噴口的飛碟、太空飛船之所以能輕鬆起飛,靠的就是“反引力”原理。而“反引力”是基於這樣一種科學猜測:世界上存在著一類“反粒子”,它們在各方麵都與普通粒子相同, 但有著與普通粒子相反的引力場。
一切物質實體都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 而“反引力”技術正是利用反粒子與普通粒子之間的排斥作用“憑空”獲得一種動力。
然而,雖然科學家們相繼發現了質子、中子、介子、超子等其它粒子的反粒子, 但以目前的科學水平尚還無法捕獲它們, 所以“反引力”技術還僅存在於科幻作品中。
葉詩也吐槽道:“這項技術漫威應用得很溜了,你去問問斯塔克工業能不能告訴我們具體的技術方案吧。”
絞盡腦汁想出的唯一方案被斃,鄧迫絕望地倒在地上扭曲、嘶吼、陰暗地爬行……
季知行心中一動, 其實從那場沒營養的學術會議回來後,他腦中就隱隱約約有點想法,卻一直縹緲得抓不住實質。而鄧迫提出的“拋開激光”叫他瞬間抓住了一絲靈感。
完全拋開激光基本不可能,因為隻有激光才能匯聚成一個十分微小的光斑, 這種特性是普通光源不具備的。但是, 或許可以通過降低激光強度來減緩高度聚焦的光束所帶來的熱效應。
“如果引入渦旋光束, 你們覺得可行嗎?”季知行問道。
“渦旋光束我們以前試過, 但強度不足以形成三維光學勢阱。”葉詩說道。
光鑷技術是借由激光束匯聚形成的強聚焦光斑形成一個類似“陷阱”的機構,將微粒束縛在其中, 再通過移動聚焦光斑來實現對微粒的操控。但渦旋光束的強度不夠,根本無法有效形成“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