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光鑷”實驗室一地狼藉, 散落著各種零件,看起來就像一個維修廠。
葉詩、鄧迫、梁梓蹲成一排,目不轉睛地盯著季知行手上的動作。
“80x80μm微米球透鏡。”季知行說著伸出左手。
鄧迫連忙在滿地的零件中找到季知行需要的東西遞過去。
季知行一邊將物鏡嵌入光學操控模塊, 一邊說道:“幫我找一下低噪單頻激光器,要波長2647拓撲荷數39的。”
“好!”梁梓開始滿地亂找。
葉詩候在一旁,心驚膽戰地看著季知行將95萬的Aresis Nano高速多光阱納米顯微鏡拆得七零八落,又替換各種零件重新組裝。
由於他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完全顛覆了傳統光鑷原理, 所以市麵上根本找不到完全合適的光鑷儀器, 隻能在現有儀器的基礎上進行改造。
葉詩本來聯係了技術人員到實驗室按照他們的要求現場改造,但是技術人員在搞清楚他們的需求後, 表示臣妾做不到啊!這種基於新原理的儀器改造相當麻煩, 不是接一段納米管或焊一個新物鏡那麽簡單的事。
技術人員頭也不回地跑了,季知行當天回宿舍就進入係統空間的實驗室開始拆儀器了。這個實驗室什麽都有,包括傳統光鑷實驗所需的各種儀器。他打算自己動手, 試著改造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調整時間流速後,他在係統空間內擁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充分地試錯。
後來,葉詩又聯係了好幾個儀器大廠的技術員, 沒有一個願意接手那麽麻煩的訂單。而這時候季知行在係統空間經過無數次的拆解組裝, 已經對改造儀器有了十足的信心, 於是向葉詩自告奮勇。
葉詩沒想到看著穩重謹慎的季知行竟然是他們小組中最膽大的一個, 想了想還是不敢自作主張,麵陳高霄教授請他來定奪。高霄教授連多問一句都沒有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