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餘昧是被電話吵醒的。
準確來說是電話會議,公司的人找他商量年後發歌的事——許觀玨在國外,那邊有時差,隻能找了個相對折中的時間,大清早地開會。
這種會議通常沒他什麽事,他隻負責聽著,索性連麥都沒開,把手機放在一旁,慢條斯理地起床穿衣服,洗漱完才戴著耳機下樓去找餘煦。
前一晚吃得有些膩,早餐也比平時簡單,厚蛋吐司配火腿,還有一碗蔬菜沙拉。
餘昧其實並不太喜歡“吃草”,路過餐桌時忍不住皺了皺眉,從沙拉碗裏挑出個小番茄放進嘴裏,算是給自己打個預防針。
耳機裏還是關陽在說話,先是安排了一下三月春巡的暫定安排,說今年又加了兩個場,大概要持續到五月。
之後就開始和公司那邊的運營商量發歌的事——最近的幾首歌都是唱片公司供曲,質量倒是不錯,但臨近周年,隻有一首合作曲又不合適。
“那就再加一首吧,不算在X2.0的係列裏,對外就說是為了Echo十二周年特地寫的,粉絲也更買賬,”關陽話鋒一轉,“怎麽樣,餘老師那邊呢,可以嗎?”
聽見這句話的時候餘昧還在給貓喂凍幹——最近小蘑學會了握手,格外喜歡這項飯前的娛樂節目——聞言才開了麥,語氣很平常:“嗯,行啊。”
反正比起其他工作,他寧可一個人待在琴房寫歌,多一首少一首也沒什麽區別。
“好,那關於曲風和歌的概念,編曲老師在嗎,你們直接聊吧。”
看來這個臨時開始的會還沒那麽容易結束——餘昧看了一眼手機,也沒說什麽,起身去給貓拿罐頭和貓糧,等對麵先開口。
“曲風的話,原先定下的那首就按之前咱們商量的來,沒問題的,主要是這首新的……既然是十二周年,那參考十周年那次,曲風還是需要做得宏大一點,趨向科技感,或者考慮做成多層和聲的類型,吟唱需要也相應地更立體一些——餘老師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