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雞尾酒並不是一種雞尾酒。
在瓶中塞入酒精或者汽油之類的易燃易爆物,再塞進鐵釘後點燃扔出去,就能製造威力不小的爆炸。
這種武器發源於蘇芬戰爭時期,裝備落後的芬蘭軍隊,用這種落後的自製武器對戰鋼鐵大軍。
意外的是,這種武器竟然在蘇芬戰爭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甚至有猛人用燃燒瓶炸毀過蘇方的坦克。
莫洛托夫,是當時蘇方外長的名字,瓜分芬蘭的決策正是這位莫洛托夫做出的。
芬蘭的民兵用“請莫洛托夫喝雞尾酒”為口號發動襲擊,漸漸的這種燃燒瓶被稱呼為莫洛托夫雞尾酒。
那場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莫洛托夫到底是誰都已經被世人遺忘,但是莫洛托夫雞尾酒卻因為製作簡單,威力尚可,在全球獲得了廣泛的歡迎。
崔若韻搖晃陶瓷酒瓶,讓部分酒精氣化變成酒精蒸汽,接著點燃了塞在瓶口的引線,向著刺史府大門外的敵軍扔了過去。
砰的一聲巨響,燃燒瓶在落地之前爆炸開!
瓶子冒出火光,火焰瞬間籠罩了聚集在刺史府門口的叛軍。
突然出現的火焰把康校尉嚇了一跳,但是比這火焰更加可怕的,是瓶子裏的鐵釘。
爆炸產生的壓力讓鐵釘飛射出去,這些聚集在刺史府門口的叛軍立刻中招,紛紛發出淒慘的叫聲。
而爆炸中心的幾個士兵身上燃起火焰,他們臉上被鐵釘紮的血肉模糊,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倒在地上不停的打滾,試圖撲滅這可怕的火焰。
燃燒瓶的威力不俗,康校尉帶來的士兵本來就不多,又都聚集在刺史府附近,狠狠吃了好幾瓶雞尾酒。
火光漫天,那些進攻刺史府的士兵看著同伴被“天火”燒到,紛紛高喊著“天火降世”,丟下武器就開始逃跑。
康校尉也愣住了,建寧王的手下是會什麽法術嗎?為什麽又能炸山又能召喚天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