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大水峽礦場。
按照江倫的建議,李炎宣布治下的鐵廠由霸府專營,設立鐵務局統管煉鐵。
但是以前被官府控製的鐵匠,則給他們自由民的身份,上一次大索貌閱後,授予他們大水峽鐵廠附近的荒田。
按照江倫的方案,鐵匠可以從鐵廠直接購買鐵錠,打造成鐵製品販賣。
霸府在鐵廠出廠的鐵錠價格裏包含了鐵稅,但是因為大水峽鐵廠的煉鐵效率高,這也讓加了鐵稅的鐵錠價格依然不算太高。
而高爐煉製的鐵錠質量上乘,反而被追捧,如今瓜州鐵器已經是享譽隴右的馳名品牌。
瓜州的鐵器也開始賣到附近的州縣,這也讓大水峽的鐵錠供不應求。
簡夏的實驗室裏,她正在進行機械工程一項古法技術—翻沙倒模。
在現實中,機械工程早就不用這種古老的方法鑄造了。
但是在大唐裏,沒有耐高溫模具也沒有衝壓機,想要鑄炮也隻能用翻沙倒模的方法。
具體的方法也很簡單,簡夏先用木頭製作一個大炮的模子,然後將木頭大炮埋進沙子裏壓實,再將木頭模具取出來,這樣沙子中間就空出來,再將鐵水倒進去,就能鑄造出想要的形狀了。
大炮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火藥爆炸空氣膨脹,推動炮彈從炮筒裏發射出去。
崔若韻製作的標準黑火藥雖然爆炸威力上比不過近現代炸藥,但是用來發射炮彈也是足夠了。
但是現在技術有限,想要在最快時間造出大炮來,簡夏選擇了製造前膛炮。
這種大炮的要從炮口填裝火藥,塞好引線後再將炮彈從炮口裝進去。
火藥爆炸就能將炮彈從炮筒裏推出去,明清的紅夷大炮就是這麽一種炮。
這種炮的優點就是鑄造方便,沒有多餘的機械結構,隻要鑄造的炮管能承受高溫就行。
缺點是填裝不方便,每次發射之後還要等炮管散熱完畢才能繼續發射,連續發射容易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