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1卷 第31章

“您說的三位皆是當世人傑, 然而依我所見,三人似乎對軍權一點都不重視。”荀瀾長歎了一聲:“在亂麻一樣的局中,這可是致命的弱點啊!”

皇甫嵩、盧植和朱俊是平定黃巾賊的大佬, 可以說是大漢力挽狂瀾、迅速將張角叛亂壓下去的關鍵。

其中, 盧植能文能武,既是桃李滿天下的當世大儒, 又能帶兵點將, 比如劉備和公孫瓚就都是他的學生。

朱俊打仗幹脆狠絕,直接把黃巾賊按在地上摩擦。

皇甫嵩更是平定黃巾之亂的最大功臣, 憑借一己之力四處滅火,累計殺了二十多萬的黃巾賊。

然而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

這漢末的三位關鍵老臣,卻一點都不緊握槍杆, 對權力政治沒那麽敏感。

比如, 盧植在被宦官進了讒言後就被漢靈帝輕易擄走了軍權, 關進了大牢, 得皇甫嵩大力說情才被放了出來, 現在手裏已經一個兵也沒有了。

這三人不論誰攛掇天子下的詔書,要他們交出兵權, 就乖乖讓出來, 一點折扣都不打的。即使看穿了奸臣玩弄權術,為了不留下不尊皇權的把柄, 為了在史書上沒有瑕疵, 他們依然會去做。

這是漢朝推崇的君子之風,儒家大力讚揚的忠漢之心……

曆史上的皇甫嵩也是屯兵三萬在扶風, 完全可以無視董卓借九歲天子劉協口下的征召。他卻交出兵權、自投羅網, 簡直就是拱手把洛陽讓給了董卓, 一想就讓人覺得痛惜。

念及此, 荀瀾說話時不由帶上了些許情緒,根本沒察覺到他這話說得不恭敬。

“使君見解獨到,讓我領略了不同角度的看法。”徐庶頓了頓指出:“不過,董卓雖然有雄軍,其人卻不擅長帶兵,未必是丁原的對手。”

董卓打仗完全是短板。曾經盧植被免職,接替盧植的董卓生生葬送了盧植打下來的優勢麵,被黃巾打得丟盔棄甲,成為天下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