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1卷 第32章

漢代沒有桌椅, 隻有案幾和胡凳。既稱為“胡凳”,那便是從胡人那傳來的。但因為胡凳使得坐姿不雅觀,所以少有人用。

這時候除了平民百姓會席地而坐, 讀書人、貴族等皆是跪坐。甚至為了講究禮節,要求在正式的場合正襟危坐。也就是屁股離開腳後跟, 腰要挺直, 雙手放在膝蓋上的姿勢,使得整個上身垂直起來,否則就是失禮。

所以徐庶並不認識這套家具。他瞅著新奇,便也不著急進屋去,開口說:“無妨, 使君這是用來做什麽的?這個……看上去倒是有幾分像是胡凳。”

他手指的是長凳, 長凳的確和胡凳相似,就是古代飯館裏坐的長條凳子。

荀瀾笑著說:“是打算我們日常吃飯和辦公用的,長期跪坐感覺腿肚子疼, 寫字也不方便。”

這其實就是他隨口瞎扯的,跪坐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坐姿,能夠加強鍛煉, 對身體存在諸般好處。而且作為中華文明的傳統禮節, 跪坐十分端莊……

但對於不適應的現代人來說,就很折磨了,尤其是寫字的時候,荀瀾寧願趴著也不願意跪著寫。

而且, 大家同桌吃飯,有利於促進感情啊。漢代都是分餐製的, 一人一個小茶幾, 隔著老遠, 守著自己的桌子,連喝酒都不能碰杯……

徐庶和徐晃對視了一眼:好像這麽多年下來,也沒覺得不方便。不過他們不知道使君之前過得是什麽生活,不好反駁,便在屋內一角揣著手瞧著了。

荀瀾揉揉眼睛走下樓來,摩挲著讓木匠們試做的黃花梨長方桌:木匠的手藝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做出來的一點都不比現代的實木桌椅差。

這張桌子長兩米,寬一米,高不足一米。實木的黃花梨紋路很清晰流暢,色澤優美,設計上則采用了傳統的榫卯結構,餐桌的四周邊角都打磨地很圓滑,免得磕碰到人,造型也比傳統的案幾更別致些。